[发明专利]分布式交易共识网络上数字财产交易的匿名性和可追踪性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5611.8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2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致青;陈明家;李家欣;符思宁;吴陵;林桓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区块链联盟软件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40/02 |
代理公司: | 11409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财产管理 匿名性 交易节点 虚拟标识 子交易 分布式交易 财产交易 管理数字 汇款交易 可追踪性 模块使用 加密 集合 标签 替代 网络 | ||
本公开涉及用于提高在分布式交易共识网络上管理数字财产交易的数字财产管理系统的匿名性和可追踪性的方法和系统。数字财产管理系统包括发送者的数字财产管理器和接收者的数字财产管理器。发送者的数字财产管理器还包括发送者模块和发送者的交易节点,并且接收者的数字财产管理器还包括接收者模块和接收者的交易节点。为了提高汇款交易之间的匿名性,不允许发送者模块使用接收者的虚拟标识。因此,接收者模块生成标志以临时替代接收者的虚拟标识。为了提高匿名性,为每个子交易生成一个经加密的标签以标识同一汇款集合中的子交易以及它们的顺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提高分布式交易共识网络上的数字财产交易的匿名性和可追踪性的方法和相关系统、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一些加密货币系统具有较高的匿名性和较低的可追踪性,诸如比特币。个人或公司实体可以在不公开任何真实世界标识的情况下开设账户。每个账户通过虚拟钱包地址来标识。然后,账户所有者可以从其他人接收或向其他人汇款加密货币。记录在区块链中的交易包括发送者的虚拟钱包地址、接收者的虚拟钱包地址和汇款金额。由于账户所有者的真实世界标识(诸如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和电话号码)与其虚拟世界标识(虚拟钱包地址)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或联接,所以这样的系统具有高匿名性和低可追踪性。即使系统被黑客入侵并且交易分户账被盗,也不会发现账户所有者的真实世界标识。追踪交易的真实发送者和接收者几乎是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系统可能成为易于洗钱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公开针对用于提高数字财产管理系统的匿名性和可追踪性的方法和相关系统、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数字财产管理系统使用密码技术处理交易来管理分布式交易共识网络上的数字财产交易。
数字财产管理系统包括多个数字财产管理器,数字财产管理器可以是银行、电信运营商(“电信公司”)等。每个数字财产管理器都有(1)数字财产管理模块(“模块”)以处理其客户(订户)信息和客户的虚拟钱包,并将客户的汇款请求转换为实际的交易,以及(2)交易节点(分布式交易共识网络的节点),以处理交易。
数字财产管理模块包括执行所需功能的各种硬件和软件。当订户以数字财产管理器打开虚拟钱包时,通过其数字财产管理模块创建并维护他/她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的可用于识别真实世界中的个人或实体的现实标识(诸如姓名、社会保障号码、和电话号码)以及可用于他/她的虚拟钱包的虚拟标识(诸如虚拟钱包ID和虚拟钱包地址)。因此,发送者的数字财产管理模块(“发送者模块”)具有发送者的现实标识和虚拟标识,并且接收者的数字财产管理模块(“收件者模块”)具有接收者的现实标识和虚拟识别。当请求汇款交易时,发送者通常向发送者的数字财产管理模块(“发送者模块”)提供他/她的现实标识、接收者的现实标识和汇款金额。为了提高匿名性,可以使用若干种措施。在一个实施例中,不允许发送者模块使用接收者的虚拟标识,以使得不能轻易地追踪特定的汇款交易。类似地,不允许接收者模块使用发送者的虚拟标识。然而,为了构建汇款交易,发送者的虚拟标识和接收者的虚拟标识必须都被使用。因此,发送者模块和接收者模块必须协同工作,但是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共享以保护个人的交易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发送者模块不能够访问接收者的虚拟标识,所以接收者模块必须向发送者模块提供标志作为接收者的虚拟标识的临时替代者。通过这种方法,即使黑客能够使用分布式交易共识网络的分布式分户账和/或数字财产管理模块的分户账,也不能够追踪特定的汇款交易。同样的,没有单独的数字财产管理模块可以追踪特定的汇款交易,因为它不能既匹配发送者和接收者的现实标识又匹配虚拟标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匿名性和安全性,模块和节点可以在消息上创建签名并且将一起发送它们以证明对消息是真实的。为了避免无关的模块拦截和滥用消息,模块和节点也可以对消息进行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区块链联盟软件公司,未经电信区块链联盟软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5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