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图显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5570.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观复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T11/2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欣<国际申请>=PCT/CN2018/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域 金融 显示窗口 图显示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处理器执行 动态关联 指令 | ||
一种多图显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该多图显示方法中,使用处理器执行指令以执行以下步骤:在显示窗口内,确定各金融图形的位置;在显示窗口内确定多个矩形分区域使得单个矩形分区域内包含的金融图形的金融品种相同;设置各金融图形的金融特征;以及设置各矩形分区域内的金融图形的金融品种;以及其中,在显示窗口内两个以上矩形分区域含有多个周期金融图形的情况下,至少两个所述矩形分区域之间有至少两幅周期金融图形的金融特征相同;或者,在显示窗口内仅一个矩形分区域含有多个周期金融图形的情况下,显示窗口内的其它矩形分区域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与所述一个矩形分区域动态关联。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地涉及一种多图显示方法,更具体地涉及针对金融品种的多图显示方法。本公开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金融品种是指成交价格与时间有关的资产,比如股票、期货、外汇、基金、债券、期权、虚拟货币等所有金融产品,也包括海运价格、现货等,以及相关的指数。
每个金融品种的图形都反映了金融品种的一个金融特征。金融特征又分周期金融特征(以下简称为周期特征)和非周期金融特征(以下简称为非周期特征)。
反映周期特征的图形称为周期金融图形(以下简称周期图形),其图形元素按时间递增绘制。图形上的横轴从左向右表示时间递增,最右侧的时间就是离现在时间最近的时间。周期图形包括分笔图、分时图、30分钟图、日线图、周线图等,其金融特征分别为分笔、分时、30分钟、日、周等,区别在于单个图形元素所代表的时间范围不同。图形元素可为K线、柱线、折线等,与金融特征无关。反映除周期特征之外的金融特征的图形称为非周期金融图形(以下简称非周期图形)。常用的非周期图形包括买卖详情图、逐笔成交图、财务信息图、资讯图、点数图等。周期图形和非周期图形合称金融图形。
在观察金融品种时,有两方面需求。一是对于单支金融品种,需要观察最近一段时间的走势,也需要观察在更长时间范围内当前价格所处的位置。这就需要反映宏观状态的长周期图形与反映微观状态的短周期图形的结合,进行全面分析。这就要求显示同一金融品种的尽量多的不同周期的金融图形。另一方面,一支金融品种还需和其它包括指数在内的金融品种相比较,在同一市场背景条件下分别比较其长周期图形和短周期图形,才能发现此金融品种在不同时间范围内的相对强弱。这就要求显示尽量多的金融品种。
要实现上述目的,最好采用多图显示。目前的多图显示,要么整个显示窗口内只有一支金融品种,要么虽有多支金融品种,但每只金融品种只有一幅周期图形可供比较。所以,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对屏幕上的显示窗口中的全部图形多次切换。但是图形的切换不仅浪费时间、降低效率,最关键的是,图形上的众多细节在切换后可能被遗忘,从而忽略了有用的细节,或是得出错误结论,不能实现不同金融品种在同一屏幕上的全面充分的对比。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多图显示方法,其中,使用处理器执行指令以执行以下步骤:在显示窗口内,确定各金融图形的位置;在显示窗口内确定多个矩形分区域使得单个矩形分区域内包含的金融图形的金融品种相同;设置各金融图形的金融特征;以及设置各矩形分区域内的金融图形的金融品种;以及其中,在所述显示窗口内两个以上矩形分区域分别含有多个周期金融图形的情况下,至少两个所述矩形分区域之间有至少两幅周期金融图形的金融特征相同;或者在所述显示窗口内仅一个矩形分区域含有多个周期金融图形的情况下,所述显示窗口内的其它矩形分区域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与所述一个矩形分区域动态关联。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面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载入并执行时能够用于实施前述的多图显示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做进一步的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对应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对应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示出能够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观复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观复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5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