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流路构造体的脂质粒子或微胞的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4696.8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0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渡庆次学;真栄城正寿;佐藤悠介;原岛秀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A61K9/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北区北8***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构造 质粒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径控制性高地制造例如有用于作为药物传递系统中的纳米尺寸的载体的脂质粒子或微胞的流路构造体及使用所述流路构造体的脂质粒子或微胞的形成方法。所述流路构造体,是在使原料溶液流动的微尺寸的流路中,从两侧面相互不同地配置多个既定宽度的构造件/障板的二维构造的流路构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路构造体及使用所述流路构造体的脂质粒子或微胞的形成方法。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粒径控制性高地制造例如作为药物传递系统中的纳米尺寸的载体的脂质粒子或两亲性高分子等的微胞的流路构造体及使用所述流路构造体的脂质粒子或微胞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脂质纳米粒子,是作为用于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纳米载体而最达到实用化,目前已应用在临床上。近来已得知因纳米载体粒径的不同而使药剂往癌组织的送达效率有所不同。此外,由于往脏器的送达效率因载体粒径的不同而不同,因而使此种脂质纳米粒子的粒径控制的重要性逐渐增加。然而,以往作为脂质纳米粒子的调制法而为人所知的挤压法或超声波处理中,被视为往癌组织等组织的送达效率高的粒径约10nm~100 nm的脂质纳米粒子,乃难以在所述粒径范围内的任意尺寸下变动少且精密地制作。
另一方面,有人提出微装置可制作粒径经精密地控制的脂质纳米粒子的报告(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4)。然而,至目前为止所报告的微装置,由于使用三维混合器构造,所以微装置本身的制作或加工也难以进行。此外,所能够制作的粒径范围窄,故令人期待可开发出粒径控制性更高的脂质纳米粒子形成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利用具有混合器结构的微流控装置的脂质纳米粒合成策略”,M.前木,T.斋藤,Y.佐藤,T.安井,N. 梶裕贵,A.石田,H.谷,Y.芭芭,H.原岛,和M.渡庆次,《皇家化学学会进展》,5,46181,(2015).(“A Strategy for Synthesis of LipidNanoparticles Using Microfluidic Devices with a Mixer Structure”, M. Maeki,T. Saito, Y. Sato, T. Yasui, N. Kaji, A. Ishida, H. Tani, Y. Baba, H.Harashima, and M. Tokeshi, RSC Advances, 5, 46181, (2015).)
非专利文献2:“用于siRNA介导的载有siRNA的小尺寸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和效力的说明”,Y.佐藤,Y.注,M.前木,N.梶裕贵,Y.芭芭,M.渡庆次,和H.原岛,《控制释放期刊》,229,48,(2016).(“Elucidation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otencyof siRNA-Loaded Small-Sized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siRNA Delivery”, Y. Sato,Y. Note, M. Maeki, N. Kaji, Y. Baba, M. Tokeshi, and H. Harashima, Journal ofControlled Release, 229, 48, (20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4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