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空气感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4263.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4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M·安纳马拉;V·拉贾凯萨文;K·文卡塔纳加苏达喀尔;S·奇丹巴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章凯;李够生 |
地址: | 印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空气 感应 系统 | ||
内燃发动机(101)的气缸盖(204)包括在涡流端口(501)和滚流端口(502)内操作的两个进气阀,即涡流进气阀(308)和滚流进气阀。通过燃料喷射阀(301)将装料分别喷射到涡流端口和滚流端口中。通过燃料喷射阀的位置促进混合区域(620),其中燃料喷雾朝向涡流端口和滚流端口喷射到混合区域(620)中。在燃料喷雾点(P)与端口端的基部(Y‑Y)之间的竖直距离(a)与两个进气端口中的至少一个的横截面宽度(E,F)的比率在1.5至3之间。本发明提供了来自涡流端口和滚流端口的装料入口,以确保足够的装料分布并且避免不希望的发动机噪声。
技术领域
本主题总体上涉及两轮或者三轮鞍座型车辆。更具体地,本主题涉及一种用于两轮车辆的感应系统的进气管。
背景技术
进气系统在内燃(IC)发动机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影响驾驶性能,提供增加的里程数并且生成期望的扭矩。感应系统包括加压燃料泵、燃料喷射阀、ECU、节流阀、进气管、空气滤清器和向ECU提供输入的各种传感器。燃料喷射阀直接在IC发动机内部或者进气管内部引入以燃料喷雾形式的燃料,该燃料喷雾通过燃料在高压下穿过小喷嘴的雾化而形成。具有燃料喷射的进气系统具有许多优点,比方说更清洁和完全的燃烧、燃料损失最小、阀灵敏度更高,并且防止过量的燃料进入IC发动机。总的来说,这提高了IC发动机性能并且具有更好的冷启动特性。燃料喷射阀的位置和定向非常重要,因为它在改进的燃烧、燃料喷射阀的可接近性和各种输入与燃料喷射阀的连通性方面提供了优势。通常,为了改进燃烧效率并且在IC发动机中获得期望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燃烧特性,IC发动机包括具有入口端口的气缸盖。在诸如具有带两个入口端口的头部的踏板型车辆的两轮车辆中,燃料喷射阀的安装和放置是一个挑战。然而,由于存在两个进气端口并且在燃料喷射阀将燃料喷射到两个进气端口期间的燃料损失,将燃料喷射阀安装在空气感应系统设置中是具有挑战性的。具有带两个入口端口的气缸盖的两轮车辆具有增加的里程和燃料效率的吸引人的特征,改进的IC发动机性能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设计了本发明。
内燃发动机包括气缸盖。气缸盖包括两个进气阀,即在涡流端口和滚流端口内操作的涡流进气阀和滚流进气阀。来自节流阀主体的大气和通过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分别进入涡流端口和滚流端口。形成混合区域的短路部分便于燃料喷射阀的位置,其中燃料喷雾喷射到混合区域中朝向涡流端口和滚流端口。为了便于安装燃料喷射阀,进气管设置有喷射器区域,该喷射器区域具有安装凸缘和允许燃料喷射阀进入的开口。进气管的混合区域的尺寸适当地设计成使得从进气管的端部到混合区域中的分隔壁的尖端的竖直距离与至少一个的横截面宽度的比率。两个进气端口在1.5到3之间。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来自涡流端口和滚流端口的装料入口,以确保足够的装料分布并且避免不希望的发动机噪声。
以上提供的发明内容解释了本发明的基本特征,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通过参考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性质和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详细描述参考附图来描述。贯穿附图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的特征和部件。
图1示出了采用本主题的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空气感应系统的内燃发动机的放大和右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内燃发动机和进气管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气缸盖、进气管和燃料喷射系统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气缸盖的前视图。
图6a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进气管的等距视图。
图6b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进气管的另一个等距视图。
图6c示出了根据本主题的实施例的进气管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4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