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针的外筒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2898.9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竹本昌史;松本二三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5/34 | 分类号: | A61M5/34;A61M5/28 |
代理公司: | 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明轩<国际申请>=PCT/JP2018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部件 外筒部件 针管 前端接合部 突出部 内腔 抵接部 抵接 基端 固定接合 热熔接部 接合 收纳 基端部 收纳孔 外周部 缩径 外筒 | ||
带针的外筒(1)由针管(3)、接合部件(4)和外筒部件(2)构成,其中,该接合部件具有将针管的基端侧部分收纳的针管收纳孔(42)、和外径缩径的接合外周部(47),该外筒部件具有前端接合部(22),该前端接合部具有能够从前端侧将接合部件(4)接受的内腔(26)。外筒部件具有设在内腔(26)的基端部的突出部(28),接合部件具有与外筒部件的突出部抵接的抵接部(48)。接合部件(4)插入至外筒部件的内腔,外筒部件的突出部(28)和接合部件(4)的抵接部抵接。接合部件(4)通过形成于从前端接合部的前端以规定长度靠近基端侧的位置的热熔接部(45)而与外筒部件以及针管固定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先使注射器的针管与注射器外筒的前端直接固定接合的带针的外筒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带针的外筒的预灌装注射器。
背景技术
在胰岛素注射和疫苗注射等所用的小容量的注射器中,有时会使用预先使注射器的针管与注射器外筒的前端直接固定接合的带针的外筒。作为这种带针的外筒的制造方法,在通过粘结剂等将针管与外筒的前端接合的方法、和通过注塑成型而将针管与外筒的前端部接合的方法之外,还已知将针管与外筒热熔接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一种方法,其使筒状的接合部件夹在针管与外筒之间,将接合部件相对于外筒压入而使这三个部件组装(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42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542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4/136239(US公开2015-374931,EP公开2965774)
如专利文献1、2那样地使用接合部件的情况下,作为接合部件与外筒的热熔接方法,优选为,使用具有接合部件和前端接合部的外筒,其中,该接合部件具有从前端侧向着基端侧外径缩径的锥形部,该前端接合部具有能够将该接合部件的锥形部接受的锥形状内腔,一边相对于外筒将接合部件向其基端侧方向加压,一边将锥形部和锥形状内腔热熔接。并且,在该热熔接工序中,不需要将接合部件与外筒的全部接触面热熔接,形成以环状热熔接的部分即可。由此,与接合部件抵接的外筒的一部分不会被加热至软化点以上,具有没有与接合部件热熔接的非热熔接部。
另外,在热熔接工序中,当接合部件的整体加热至某种程度以上时,直到没有插入至外筒的锥形状内腔的接合部件的前端侧的部位也会软化,担心会变形为比锥形状内腔的开口部的内径大的外径。若发生这种变形,变形部分无法进入至锥形状内腔内。由此,难以使锥形部与锥形状内腔的表面彼此边压接边热熔接,难以提高接合部件与外筒的熔接的确实性。
由此希望以在接合部件的中间部等除了靠前端之外的部分中能够确实地热熔接的方式充分加热,另一方面,希望以使接合部件的前端侧的部位不会软化的方式限制加热范围。还具有这种情况,即,在与接合部件抵接的部分的外筒上,具有虽然抵接但为非热熔接部的部分。并且,在带针的外筒的制造后,具有在为抵接部且为非热熔接部的部分上产生裂痕的问题。
因此,本案申请人提出了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3的带针的外筒1由针管3、接合部件4和外筒部件2构成,其中,接合部件4具有从前端到基端贯穿且供针管3插入的针插入孔42、和从前端侧向着基端侧外径缩径的锥形部47,该外筒部件2具有前端接合部22,该前端接合部22具有能够将接合部件4的锥形部47接受的锥形状内腔26。并且,接合部件4插入至外筒部件2的前端接合部22的内腔26内,且通过形成于从前端接合部22的前端以规定长度靠近基端侧的位置的热熔接部45而与前端接合部22固定。前端接合部22在从热熔接部45靠近前端侧的部位上具有为非热熔接部且与接合部件4抵接的非熔接抵接部46。非熔接抵接部46具有残余应变且不具有裂痕。
专利文献3的方案具有充分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2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液投放器具及垫圈弹压部件组装体
- 下一篇:药液给予装置及其动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