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再生型塑料复合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2403.2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K·福哈特;R·加勒;J·德瑞科斯维斯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柯欧创新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14 | 分类号: | B29C51/14;B32B27/02;B32B27/12;B32B37/24;B32B5/28;B32B17/04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永生;乐洪咏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基体 网状结构 熔融 热塑性薄片 热塑性材料 塑料复合材料 热成型工艺 纤维形成 再生型 加热 再生 重复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再生型热塑性材料制造塑料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待再生的热塑性材料的薄片;ii)将所述热塑性薄片混合,从而形成具有第一熔融温度的热塑性基体;iii)由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融温度的第二熔融温度的纤维形成或提供具有预定厚度的网状结构;iv)将所述热塑性薄片的热塑性基体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网状结构上;v)任选地形成或提供第二网状结构并且将其置于所述热塑性基体上;vi)任选地重复步骤iv和v;并且vii)使用热成型工艺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之间的温度下加热所述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制造塑料复合材料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非织造再生型热塑性材料制造塑料复合材料的方法。
塑料已经成为整个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用以形成各种家用和商业用途的产品。因此,多年来,塑料的生产已出现显著的增加,并且这显著导致了固体废料负担的增加。塑料的特性使它们成为突然大量出现的事物中的特别麻烦的部分,因为它们不会很快腐烂。
为了减少与获得原材料相关的成本、用于制造一次性产品的天然资源的浪费、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潜在负面影响,一直在努力开发用于再生原本将被燃烧掉或置入垃圾填埋场中的使用过的热塑性材料的方法。
在再生型热塑性材料的一种这样的应用中,已经开发了多种热塑性复合片材/板材。通常通过非织造方法制备的此类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在再生型热塑性材料内增强的纤维材料。这些热塑性复合材料提供了许多优势,例如,它们可以模塑并成型为各种合适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产品,其中包括如停车板、广告板、汽车覆盖件、负荷承载件(板条箱、盒子、货盘等)等等。
然而,使用再生型材料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其自身的缺点。例如,对各种轻质热塑性产品,例如一次性手套、围裙、空气过滤器、防护罩、塑料盖子、聚乙烯等的再生通常不是优选的,因为它们的使用常常导致产品的物理特性通常不如由强热塑性材料制成的产品可接受。因此,这些类型的产品仍然是“废料”,且因此持续地被送到垃圾填埋场或进行焚烧,并且因此对环境具有有害影响。
在最近的一些努力中,通过使用以下方法解决了轻质热塑性材料的这种短处: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将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袋、膜、碎屑等的轻质塑料材料在离心工艺中洗涤、切碎、并且然后熔融且再加工成粗粒料形式。虽然该方法通常可有效地为输出产品提供所希望的特性-但它需要单独的熔化过程以形成粒料,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该过程的成本,并因此增加了最终再生型产品的成本。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用于形成由再生型材料制备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时间有效且成本有效的方法,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至少与用纯净原材料制成的产品相当的冲击强度、脆性、膨胀、耐热性、热阻滞性、尺寸稳定性、耐磨性的特性。
此外,鉴于包装材料、特别是多层袋(例如脆皮袋(crisp bag)、混合袋和箔)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且因此增加了再生这些材料的难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对其进行高效再生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使用非织造再生型热塑性材料制造塑料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待再生的热塑性材料的薄片;
ii)将所述热塑性薄片混合,从而形成具有第一熔融温度的热塑性基体;
iii)由具有高于所述第一熔融的第二熔融温度的纤维提供或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网状结构;
iv)将所述热塑性薄片的热塑性基体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网状结构上;
v)任选地提供或形成第二网状结构并且将其置于所述热塑性基体上;
vi)任选地重复步骤iv和v;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柯欧创新公司,未经艾柯欧创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2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