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血液的体外处理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22174.4 | 申请日: | 201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阿尔图罗·兰波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特斯维开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A61M1/34;A61M1/36 |
代理公司: | 51258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晖;吴莎<国际申请>=PCT/IB20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氧合器 血液过滤器 血液回路 静脉 并行布置 回路设置 体外处理 上游 主泵 返回 访问 | ||
一种以静脉‑静脉访问对血液进行体外处理的设备,该类型的设备包括由主泵(2)和一个或多个管路限定的回路,处于给定流量值(V1)的待处理血液通过该回路,所述回路设置有对处于第一流量值的血液进行处理的氧合器(4)和对处于第二流量值的血液进行处理的血液过滤器(7),该第二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流量值。该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氧合器(4)布置在血液回路的第一部分(21)上并在该第一部分上作用,并且其中血液过滤器(7)布置在血液回路的第二部分(22)上并在该第二部分上作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21)并行布置;所述第二部分(22)在氧合器(4)的下游和上游处连接至第一部分(21),进入血液过滤器(7)的血液在氧合器(4)的下游取得,并且离开血液过滤器(7)的血液于氧合器的上游处被输送至第一部分(21)中;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装置(6;60、61),以确定所述第一部分(21)中的流量值(V3)等于第二部分(22)的流量值(V2)与从患者取得和向患者返回血液所处流量值(V1)的总和;回路的所述第一部分(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仅供血液通过。
说明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静脉-静脉访问(access,通道)对血液进行体外处理的设备。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体外处理,其包含去除CO2并且同时进行血液过滤处理或“急性透析”处理。
上述处理如任何的体外处理都必然需要通过适当大小的静脉诸如例如股静脉、颈内静脉、颈静脉或由医生酌情决定的其他静脉来进入患者。
对于去除CO2的一般处理,借助于通常为二通的导管从静脉抽取血液。血液通过泵被泵送至管中,管将血液引导至称为氧合器的医疗装置中,氧合器经由气体渗透膜通过分压差来提出CO2和给予O2,以提供气体交换。血液在通过氧合器之后返回至患者,通常是通过与取得血液相同的(二通)导管返回至患者。
该回路——即由导管、管、有效(active,作用)部件(诸如氧合器或血液过滤器)组成的组——由使用本领域专业人员已知的部件的附件补充,诸如压力传感器、气泡传感器、血液泄露传感器、滴头、调试器、用于血液样品的通道以及用于给予药物、抗血凝剂的通道等。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中将会省略这些已知的部件,但是必要的时候认为存在相同的部件。换言之,这些部件或装置未在附图中描述或呈现,但是明显这些装置是存在的,因为它们对于该设备的运行是必要的。
已知的是气体交换的效率与气体渗透膜的表面和通过气体渗透膜的血液的流量成比例,一般以ml/min(毫升每分钟)表示。流量越高,CO2的提出就越有效率。
因此,受限于需要将导管插入至尽可能小尺寸的静脉中以获得希望的效果,通常称为ECCO2R(体外CO2去除)的前述处理的目的是获得氧合器内可能最高的血液流量。
在一些装置中,诸如EP-1415673中描述的,取自患者的血液还通过执行人工肾脏功能的称为“血液过滤器”的部件。
事实上,经常在需要提出血液中存在的过量CO2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急性透析”处理,通常称为血液过滤,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过滤)或者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血液过滤器通常由一组适当材料(例如聚砜或者其他)的毛细管组成,血液在毛细管中流动。
这些毛细管是多孔的,具有明确限定的孔大小。通过前述毛细纤维的孔隙,等离子体水通过,等离子体水可以以这种方式与来自相同血液的废物或者被传送到相同血液中的废物一起被去除,诸如尿素以及其他废物(透析液);等离子体水还可以与滑出毛细纤维的特定溶液(置换液)混合,以重新合并一些有用的物质(电解质),否则这些有用的物质将会分散在所提出的废液中。所述物质通过扩散和/或通过对流穿过毛细纤维的相同孔隙,到达转运中的血液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特斯维开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因特斯维开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2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