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填料-树脂复合体、其制备方法、填料-树脂复合层及填料-树脂复合体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1643.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圆山拓行;井上铁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B11/16 | 分类号: | B29B11/16;B32B7/06;B32B27/20;C01B32/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 树脂 复合体 制备 方法 复合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填料‑树脂复合体,其具备:由填料集合而成的填料层;树脂填充于填料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部,同时填料层的一端部的前端露头的树脂层;及层叠于树脂层的剥离构件,剥离构件可从树脂层上剥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料-树脂复合体、填料-树脂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填料-树脂复合层及填料-树脂复合体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往,作为填料与树脂的复合体,已知一种垂直取向碳纳米管群与热可塑性树脂膜一体化而成的转印体(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该转印体为将垂直取向碳纳米管群从成长基板转印至热可塑性树脂膜而成的物质,其通过使成长基板上的碳纳米管群的前端部(不与成长基板相接的端部)包埋于或贯穿热可塑性树脂膜后,去除成长基板,将浸渍物浸渍于碳纳米管群中而得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08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填料与树脂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中,由于碳纳米管群的前端部包埋于或贯穿热可塑性树脂膜,因此在从碳纳米管群、热可塑性树脂膜及浸渍物一体化而成的复合材料上仅剥离热可塑性树脂膜时,存在热可塑性树脂膜及包埋于或贯穿热可塑性膜的碳纳米管群破坏浸渍体的可能性。因此。难以控制复合体中的碳纳米管前端的露头。此外,由于复合体中的碳纳米管群包埋于或贯穿热可塑性树脂膜,因此在剥离热可塑性树脂膜时,以碳纳米管群的前端残留在热可塑性树脂膜上的状态被撕下,因此存在碳纳米管群的长度变短这一不良状况。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填料与树脂的复合体较薄,因此易破裂,要求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控制填料层的一端部的前端的露头,实现了操作性的提升的填料-树脂复合体、及填料-树脂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1]为一种填料-树脂复合体,其具备:由填料集合而成的填料层;树脂填充于所述填料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部,同时所述填料层的所述一端部的前端露头的树脂层;及层叠于所述树脂层的剥离构件,所述剥离构件可从所述树脂层上剥离。
本发明[2]为上述[1]的填料-树脂复合体,其中,所述树脂层分离并填充于所述填料层的厚度方向的所述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在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树脂层上层叠有所述剥离构件。
本发明[3]为上述[1]或[2]的填料-树脂复合体,其中,所述填料层为垂直取向碳纳米管。
本发明[4]为一种用于制备填料-树脂复合体的填料-树脂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准备填料层的第一准备工序;准备涂布有树脂的剥离构件的第二准备工序;以所述树脂与所述填料层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端部接触的方式,在所述填料层上层叠所述剥离构件的层叠工序;以及使所述填料层的所述一端部的前端露头,同时使所述树脂硬化,形成树脂层的硬化工序。
本发明[5]为一种用于制备填料-树脂复合体的填料-树脂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准备填料层的第一准备工序;准备涂布有树脂的剥离构件及涂布有树脂的第二剥离构件的第二准备工序;以所述剥离构件的所述树脂与所述填料层的厚度方向的一端部接触的方式,在所述填料层上层叠所述剥离构件,并且以所述第二剥离构件的所述树脂与所述填料层的厚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接触的方式,在所述填料层上层叠所述第二剥离构件的层叠工序;以及使所述填料层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前端分别露头,同时使所述树脂硬化,在所述填料层的厚度方向的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分别形成树脂层的硬化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1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