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21574.3 | 申请日: | 2018-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1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辻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6/026 | 分类号: | B62J6/026;F21S41/63;F21W107/17;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前照灯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接近配置并同时点亮的不同种类的灯的轮廓分别明确地被看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在具备主灯体(L1、L2、H)、使导光部件(80)发光的副灯体(P1)、收纳主灯体(L1、L2、H)及副灯体(P1)的壳体(32)、一体覆盖壳体(32)的外透镜(31)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中,具备在外透镜(31)的表面安装的罩部件(6)。将罩部件(6)配设于主灯体(L1、L2、H)和副灯体(P1)之间。将罩部件(6)设为区分主灯体(L1、L2、H)和副灯体(P1)、并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侧延伸的长条形状。主灯体(L1、L2、H)及罩部件(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特别是涉及在单个壳体内接近配置不同种类的灯而成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将多个不同种类的灯收纳于单个壳体内并由单个外透镜覆盖的前照灯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单个壳体收纳头灯的近光灯及远光灯、示宽灯、转向信号灯的前照灯装置。由导光部件构成的长条形状的示宽灯的—部分以沿着近光反射器的下缘的方式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15735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前照灯装置中,在近光灯及示宽灯双方点亮时,沿着近光反射器的下缘的示宽灯的照射光容易溶入近光灯的照射光中,变得难以独立地识别示宽灯的轮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供能够使接近配置并同时点亮的不同种类的灯的轮廓分别明确地被看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30),其具备主灯体(L1、L2、H)、使导光部件(80)发光的副灯体(P1)、收纳所述主灯体(L1、L2、H)及所述副灯体(P1)的壳体(32)、一体覆盖所述壳体(32)的外透镜(31),第一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外透镜(31)的表面安装的罩部件(6),所述罩部件(6)配设于所述主灯体(L1、L2、H)和所述副灯体(P1)之间。
另外,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罩部件(6)设为将所述主灯体(L1、L2、H)和所述副灯体(P1)区分、并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中央侧延伸的长条形状。
另外,第三特征在于,所述主灯体(L1、L2、H)和所述罩部件(6)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另外,第四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主灯体(L1、L2、H)来看与所述罩部件(6)相反的一侧的位置,配设有第二副灯体(P2)。
另外,第五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外透镜(31)的车宽方向外侧缘部,配设有外装部件(5),所述副灯体(P1)在所述罩部件(6)的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方沿着所述外装部件(5)配设。
另外,第六特征在于,从所述前照灯装置(30)的车身正面观察,在所述副灯体(P1)和所述罩部件(6)之间配设有沿着所述副灯体(P1)的扩展部件(60)。
另外,第七特征在于,所述主灯体(L1、L2、H)具有近光灯(L1、L2)及远光灯(H),所述副灯体(P1)与所述近光灯(L1、L2)同步点亮,所述近光灯(L1、L2)和所述副灯体(P1)的一部分接近。
另外,第八特征在于,所述近光灯(L1、L2)及所述副灯体(P1)分别在车宽方向上设有一对,所述近光灯(L1、L2)和所述副灯体(P1)的一端部在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1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鞍乘型车辆的前灯支承结构
-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