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及其热处理方法、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741.2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2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种池正树;藤原宏介;原口英刚;谷川秀次;斋藤伸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B22F3/105;B22F3/16;B22F3/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i 合金 层叠 造形 及其 热处理 方法 制造 | ||
1.一种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是对层叠成形为规定形状的由Ni基合金构成的层叠造形体实施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i基合金以质量%计含有:
Co:15~25%、
Cr:10~25%、
Mo:0~3.5%、
W:0.5~10%、
Al:1.0~4.0%、
Ti:0~5.0%、
Ta:0~4.0%、
Nb:0~2.0%、
C:0.03~0.2%、
B:0.001~0.02%、
Zr:0~0.1%,
剩余部分由Ni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所述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在该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中,根据所述层叠造形体的Ni基合金的以质量%为单位的各成分元素的含量,在1255℃以上且1350℃以下的温度下,将所述层叠造形体加热0.5小时以上且100小时以下的时间;以及
所述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之后的时效热处理工序,在该时效热处理工序中,在800~950℃的范围内的温度下,将所述层叠造形体加热1~30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Ni基合金中以质量%计为,
Al(%)+0.5×Ti(%)为1~5%,
W(%)+0.5×Mo(%)为0.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中,热处理温度的下限值T1通过下述(1)式来确定,
T1(℃)=177×Ni(%)+176×Co(%)+172×Cr(%)+178×Mo(%)+174×W(%)+171×Al(%)+170×Ti(%)+168×Ta(%)+163×Nb(%)+307×C(%)-1625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i基合金中的Ti、Ta、Nb的合计以质量%计为10.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与所述时效热处理工序之间,还包括固溶热处理工序,在该固溶热处理工序中,在1150~1250℃的范围内的温度下,将所述层叠造形体加热0.5~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之前,对层叠造形体实施应力去除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之后、且所述时效热处理工序之前的阶段,对层叠造形体实施HIP处理即热等静压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化物析出最佳化热处理工序之后、且所述时效热处理工序之前的阶段,实施稳定化热处理。
9.一种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中,通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在结晶晶界的每10μm晶界长度上平均析出1个以上的M23C6型碳化物。
10.一种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反复进行使Ni基合金粉末熔融以在基材上形成骤冷凝固层的过程,从而在基材上形成由Ni基合金构成的层叠造形体的层叠造形工序之后,
对层叠造形体应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Ni基合金层叠造形体的热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7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