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和伤口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20419.X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0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乌尔夫·约翰尼森;斯蒂恩·约根森;马格努斯·帕莱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恩里克保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F13/00;A61L15/42;B26F1/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新红;王新华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伤口 敷料 方法 | ||
披露了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基底的伤口敷料的方法以及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伤口敷料。该方法包括提供材料牺牲层,该材料牺牲层将要通过热钉穿孔器来打孔,以便在使用热钉穿孔器的加热钉在基底中制孔之前去除这些钉上的任何熔融残留物。所提出的方法是成本有效的、稳健的,并且降低了在制孔过程中污染物质嵌入基底中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伤口敷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所述方法制造的伤口敷料。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已知要对伤口部位进行覆盖,以便保护伤口部位免受异物侵入(即保持伤口部位清洁),而且收集或吸收伤口部位的渗出物。因此,被布置为吸收渗出物的简单棉束通常被视为传统的伤口敷料。
然而,伤口愈合过程更加复杂,并且在技术领域中已经有许多进展来改善和加速这种愈合过程。一般而言,伤口愈合过程在原则上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清洗伤口,然后是形成新的组织,在此之后已恢复的组织在最终成熟阶段稳定下来、同时长成不太脆弱且更有弹性的结构。再生阶段涉及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生长到伤口部位中以用于构建新组织。新形成的组织极其脆弱,并且对外界影响过度敏感。然而,已知的是,为了获得伤口愈合的最有利条件,在伤口修复的这一阶段,应该保持伤口湿润,但没有过量的伤口渗出物。
旨在改善愈合过程的这种伤口敷料的实例可由本申请人、即瑞典哥德堡的 Health Care AB商购获得,并且例如在欧洲专利号0 855 921B1中描述,该专利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然而,在工业上仍然需要改进,并且特别是涉及这种伤口敷料的制造的改进。更详细地说,伤口敷料通常包括某类吸收层,该类吸收层可以由比如聚氨酯泡沫等某种多孔材料制成,以便吸收源自伤口的渗出物。而且,在具有大量伤口渗出物或高粘性伤口渗出物的情况下,天然存在的孔隙对于适当的吸收可能是不足的。相反,人们必须通过在泡沫材料中形成比泡沫材料的孔隙或单元显著更大的孔的模式来增加开放表面区域(open surfacearea)(可以称为开放区域(open area))。
这些孔可以通过使用一种加热钉技术(也可以称为热针技术)来制成。典型地,加热钉的滚柱在吸收性泡沫层上滚动,使得将加热钉引到材料中,以便在熔化过程中形成孔。
与加热钉技术相关的普遍缺点是,由于钉已经在吸收性泡沫材料中形成孔,加热钉受到粘在其上的残留材料的污染。因此,存在残留物在后续打孔操作中被引到吸收性泡沫材料中从而污染吸收性泡沫层的风险。
作为与受污染的钉相关的问题的补救措施,GB 1 552 491提出了一种用于在泡沫合成热塑性塑料片上打孔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每次打孔操作之后通过气体燃烧器将残留物从加热钉上烧掉。在与泡沫塑料片的穿孔相反的位置处(即在加热钉滚柱的相反一侧上)进行钉的清洁。然而,具有辅助加热元件的这些类型的设定通常会降低总体工艺速度,并且同时增加整个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
然而,在工业上仍然需要改进用于伤口敷料的制造工艺。更具体地说,需要用于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该方法不太复杂,并且同时具有成本效益和时间效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该方法减轻了目前已知的系统的以上讨论的缺点中的所有或至少一些缺点。
这个目的是通过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用于制造伤口敷料的方法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基于以下认识:不会形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的材料层可以用于“清洁”热钉穿孔器的加热钉,由此至少部分地缓解了与嵌入所得伤口敷料中的污染物相关的许多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基底的伤口敷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加热钉阵列的热钉穿孔器;
提供适于通过这些加热钉来打孔的材料牺牲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恩里克保健股份公司,未经莫恩里克保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20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