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回送部件以及光回送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19805.7 | 申请日: | 2018-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6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朝田大贵;中间章浩;高桥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32;G02B6/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苏琳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送 反射面 输出光 反射 连接器 反射部 输出光纤 方向排列 输入光纤 输入光 入射 光纤 保护部件 分开使用 光连接器 装卸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光回送部件以及光回送连接器。提供一种不需要根据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光纤的排列而分开使用的光回送连接器。光回送连接器1具备光回送部件、以及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光回送部件的保护部件。光回送部件具备第一反射部与第二反射部。第一反射部具有反射从光纤向Y方向输出的输出光的第一输出光反射面、以及反射被第一输出光反射面反射了的光,并向相对于输出光纤在Z方向排列的输入光纤入射的第一输入光反射面。第二反射部具有反射来自输出光纤的输出光的第二输出光反射面、以及反射被第二输出光反射面反射了的光并向相对于输出光纤在X方向排列的输入光纤入射的第二输入光反射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回送部件以及光回送连接器,特别是涉及能够安装于具有多个光纤的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光回送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试验构成光通信网络的光传送机器的方法公知有回送测试。该回送测试通过将从光传送机器的发送侧输出的光信号保持原样地向光传送机器的接收侧输入而确认该光传送机器是否正常地动作。
近几年为了收发大量的数据,使用包含多个光纤的多芯光缆的情况增多,作为相对于包含这样的多芯光缆的光传送机器进行回送测试的部件,公知有能够安装于在多芯光缆的终端设置的光连接器的光回送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样的现有的光回送部件具有以反射从两个光纤的一方输出的光并向另一方入射的方式构成的反射面。作为多芯光连接器公知有将多个光纤配置为一列的类型、配置为两列的类型,但现有的光回送部件都假设是与一个种类的多芯光连接器对应,无法对种类不同的多芯光连接器进行回送测试。因此,为了对种类不同的多芯光连接器进行回送测试需要按照多芯光连接器的种类来准备单独的光回送部件,存在回送测试的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833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根据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光纤的排列而分开使用的光回送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根据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光纤的排列而分开使用光回送部件的光回送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不需要根据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光纤的排列而分开使用光回送部件的光回送部件。该光回送部件是以与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多个光纤对置的方式安装的光回送部件,具备第一反射部与第二反射部。第一反射部具有反射从上述多个光纤中的输出光纤向第一方向输出的输出光的第一输出光反射面、以及将被该第一输出光反射面反射了的光反射并向上述多个光纤中的相对于上述输出光纤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输入光纤入射的第一输入光反射面。另一方面,第二反射部具有反射来自上述输出光纤的上述输出光的第二输出光反射面、以及将被该第二输出光反射面反射了的光反射并向上述多个光纤中的相对于上述输出光纤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以及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排列的第二输入光纤入射的第二输入光反射面。
这样,本发明的光回送部件具备将从输出光纤输出的输出光向相对于输出光纤而排列在第二方向的第一输入光纤入射的第一反射部、以及将从输出光纤输出的输出光向相对于输出光纤而排列在第三方向的第二输入光纤入射的第二反射部,所以在对象方光连接器中,即使多个光纤的排列是沿着第二方向的一列、两列以及三列的任一个模式,也能够利用本发明的光回送部件进行回送测试。因此,使用者不需要根据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光纤的排列图来分开使用光回送部件。另外,不需要制造与对象方光连接器的光纤的排列对应的各种光回送部件,所以能够抑制回送测试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9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