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电源装置以及搭载该车载电源装置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8791.7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1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影山洋一;爱宕克则;竹中一雄;平城久雄;薛侑吾;东出贵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6 | 分类号: | B60R21/0136;B60R16/03;H02J7/00;H02J7/34;H02J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韩丁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源 装置 以及 搭载 车辆 | ||
本公开的车载电源装置具有:蓄电部、充电电路、放电电路、输入部、输出部、控制部。在控制部判断为满足紧急动作条件时,控制部在停止从充电电路向蓄电部的充电后,将放电电路的输出的目标电压值即输出指示电压设定为第1电压值,进一步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放电电路对蓄电部中被充电的电力进行放电,若从放电电路输出的电力比电力阈值高,则控制部使输出指示电压从第1电压值降低到第2电压值。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电源装置以及该车载电源装置车辆。
背景技术
以下,使用附图来对现有的车载电源装置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现有的车载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框图,车载电源装置1的输出部30与负载2连接。车载电源装置1具有蓄电元件3、辅助蓄电元件4和切换部5。蓄电元件3经由切换部5来与输出部30连接,辅助蓄电元件4与切换部5的输出连接。换句话说,辅助蓄电元件4与输出部30连接。在蓄电元件3的电压正常时,切换部5从蓄电元件3向负载2提供电力。同时,切换部5进行动作以使得蓄电元件3对辅助蓄电元件4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在蓄电元件3的电压降低时,切换部5使辅助蓄电元件4的电力放电,并且使辅助蓄电元件4的电压与蓄电元件3的电压叠加。从蓄电元件3和辅助蓄电元件4的两方向负载2提供电力。通过该结构,即使在蓄电元件3的电压降低时,车载电源装置1也能够以稳定的电压向负载2提供电力。
另外,作为与本申请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25170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车载电源装置具备:蓄电部;充电电路,被设置于所述蓄电部的充电路径,向所述蓄电部充电电力;放电电路,被设置于所述蓄电部的输出路径,对所述蓄电部的电力进行放电;输入部,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输出部,与所述放电电路连接;和控制部,对所述输入部的输入电压、所述输出部的输出电流、所述输出部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对所述充电电路以及所述放电电路进行控制,在所述控制部判断为满足紧急动作条件时,所述控制部在使从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蓄电部的充电停止后,将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的目标电压值即输出指示电压设定为第1电压值,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放电电路对所述蓄电部中被充电的电力进行放电,若从所述放电电路输出的电力比电力阈值高,则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输出指示电压从所述第1电压值降低到第2电压值。
此外,本公开的车辆具备:上述的一方式的车载电源装置、搭载所述车载电源装置的车体、和被搭载于所述车体并向所述车载电源装置提供电力的车辆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结构的电路框图。
图2是表示搭载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框图。
图3A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B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C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D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搭载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车辆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中的车载电源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8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中的用于在事故状况下使损失最小化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乘员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