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运动执行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8608.3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8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25/20 | 分类号: | F16H25/20;H02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壳体 止转部件 输出轴 转子 柱状空间 内螺纹 啮合 外螺纹结构 收纳 可旋转的 旋转转换 轴向滑动 轴向延伸 状态保持 面接触 筒形状 可动 外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运动执行元件,其具有将转子的旋转转换成输出轴的直线运动的结构,并且防止输出轴的旋转,提高输出轴的可动精度。本发明的直线运动执行元件(100)包括:前壳体(150);筒形状的转子(130),其以可旋转的状态保持于前壳体(150),且内侧具有内螺纹(133);轴(140),其在外周包括与内螺纹(133)啮合的外螺纹结构;以及止转部件(143),其被收纳于设置在前壳体(150)的沿轴向延伸的柱状空间(153)内,相对于前壳体(150)无法旋转,且可在柱状空间(153)的内部沿轴向滑动,该止转部件被固定于轴(140),前壳体(150)上设置有止转部件(143)的轴向上的端面(143b)可接触的接触面(154a),在轴(140)突出最远的状态下,端面(143b)与接触面(154a)面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运动执行元件。
背景技术
已知有将转子的旋转转换成输出轴的直线运动的结构的直线运动执行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直线运动执行元件中,需要输出轴能够沿轴向移动且无法旋转的结构。关于该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如下结构:在输出轴上安装止动销,止动销在壳体侧的槽中滑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243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通过使止动销接触壳体的法兰部分内侧,从而使输出轴不突出所需以上。在此状态下,止动销与壳体的法兰内侧的部分线接触。因此,随着不断使用,止动销会咬入上述法兰内侧,该法兰内侧的部分发生变形、磨损。结果,输出轴的可动范围发生偏差,直线运动执行元件的精度下降。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包括在止动销与法兰内侧的位置配置金属制垫片的方法,但存在如下问题:零件个数增加、伴随垫片与止动销的接触而产生异常噪音、虽然起到缓冲作用但由于上述线接触而引起垫片变形、磨损。
另外,作为其它问题,存在止动销在壳体内侧的槽内滑动时棒状止动销与槽的内侧点接触,槽的内侧因该止动销而被切削的问题。如果供止动销滑动的槽的内侧被切削,则形成与该切削部分大小对应的、输出轴能够旋转的间隙。该间隙导致电机的旋转角无法准确地反映输出轴的进出长度,进而导致直线运动执行元件的精度下降。
在上述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一种直线运动执行元件,其具有将转子的旋转转换成输出轴的直线运动的结构,并且能够在防止输出轴旋转且沿轴向可动的结构中提高输出轴的可动精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直线运动执行元件,其包括:壳体;转子,其以可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壳体;输出轴,其伴随所述转子的旋转,能够向与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不同的轴向移动;以及止转部件,其配置于设置在所述壳体且在所述轴向延伸的空间内,并且具有与所述轴向交叉的第1面,所述止转部件能够在所述空间的内部沿所述轴向滑动,并且被固定于所述输出轴,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可供所述止转部件的所述第1面接触的第2面。
本发明中列举如下实施方式:所述止转部件具有筒形状,并且形成所述筒形状的外周面可在所述空间的内周面上滑动的状态,从所述轴向观察的所述止转部件的形状具有相对于以所述输出轴为旋转中心的360°以外的旋转不对称的形状。
本发明中列举如下形态:所述止转部件的外周面包括:第1曲面,具有第1曲率;第2曲面,具有第2曲率;及将所述第1曲面与所述第2曲面直接或经由台阶而连接的两个平面。
本发明中列举如下实施方式:所述止转部件由树脂构成,在所述输出轴设置有在与所述轴向交叉的方向上贯穿的孔,在构成所述止转部件的所述树脂被填充于所述孔的内部的状态下,将所述止转部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且所述孔的朝向与所述不对称形状存在特定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8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