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及钢材的硬度-等效塑性应变曲线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8598.3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1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山形光晴;吉川伸麻;塚野保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G01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加工 部件 硬度 推断 方法 钢材 等效 塑性 应变 曲线 获取 | ||
1.一种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其中,
使用载置试片的载置台和与试片接触的接触面是曲面的冲头,利用所述冲头对载置于所述载置台的所述试片进行压缩,制成具有与所述冲头的所述接触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凹坑部的硬度测量用试片,
在所述凹坑部中将板厚变化的方向作为测量方向,在所述测量方向的多个硬度测量位置处测量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的硬度,
通过利用有限要素法的数值解析来计算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的等效塑性应变,基于各所述硬度测量位置处的所述硬度和所述等效塑性应变,来获取硬度-等效塑性应变曲线,
通过数值解析来计算所述冷加工部件的等效塑性应变的值,基于所述硬度-等效塑性应变曲线,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冷加工部件的任意部位的等效塑性应变的值来确定所述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其中,
所述试片是平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其中,
在将所述试片在板宽方向上进行了约束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冲头压缩所述试片而制成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其中,
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具有这样的应变分布:包含比在单轴拉伸试验中得到的均匀伸长率大的应变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其中,
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具有这样的应变分布:包含等效塑性应变大于1.0的应变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其中,
从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的所述凹坑部的中心起沿所述测量方向以预定的间隔设定所述硬度测量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加工部件的硬度推断方法,其中,
所述试片是与所述冷加工部件相同的材料。
8.一种钢材的硬度-等效塑性应变曲线获取方法,其中,
使用载置试片的载置台和与试片接触的接触面是曲面的冲头,利用所述冲头对载置于所述载置台的所述试片进行压缩,制成具有与所述冲头的所述接触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凹坑部的硬度测量用试片,
在所述凹坑部中将板厚变化的方向作为测量方向,在所述测量方向的多个硬度测量位置处测量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的硬度,
通过利用有限要素法的数值解析来计算所述硬度测量用试片的等效塑性应变,基于各所述硬度测量位置处的所述硬度和所述等效塑性应变,来获取硬度-等效塑性应变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85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体分析系统的枪
- 下一篇:粒子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