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域名系统DNS日志和网络数据检测DNS隧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8419.6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1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A·布鲁茨库斯;R·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16 | 分类号: | H04L43/16;H04L9/40;H04L12/46;H04L61/4511;H04L61/5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丁君军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域名 系统 dns 日志 网络 数据 检测 隧道 | ||
一种用于检测域名服务器隧道的系统,包括处理器和被存储在有形机器可读介质上的机器可读指令,机器可读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将处理器配置为: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收集从域名服务器接收到的对查询的响应,查询由计算设备发送到域名服务器,响应包括因特网协议(IP)地址;在预定时间段期间收集由计算设备访问的IP地址;比较来自域名服务器的响应中的由计算设备接收的IP地址和由计算设备访问的IP地址;以及基于比较检测域名服务器隧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网络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域名系统 (DNS)日志和网络数据检测DNS隧道(tunneling)。
背景技术
在此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总体呈现本公开的内容。目前命名的发明者的工作,在本背景部分中描述的工作的程度上,以及在提交申请时可能不具备现有技术资格的描述的方面,既不明示也不暗示地被承认为针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上使用的协议和服务。DNS通常用于将域名映射到因特网协议(IP)地址。当用户在web浏览器中输入域名(例如,example.com)时,DNS用于执行转发查找以寻找针对该域名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
DNS是分层的系统。层级的每个等级可以由具有不同所有权的另一服务器提供。对于因特网,存在13个根DNS服务器,标记为A到 M。这些根DNS服务器通过多于13个物理服务器来实施。DNS的分层特性可以用一个示例来解释。考虑名为my.test.example.com的域的IP地址的示例请求。新的请求将首先去往根DNS服务器寻找哪个 DNS服务器控制.com顶级域。.com DNS服务器将提供控制 example.com域的DNS服务器。接着,example.com DNS服务器将提供控制test.example.com域的DNS服务器。最后,test.example.com DNS 服务器将提供my.test.example.com的IP地址。
利用分层的系统,给定域的所有者可以为其域定义授权服务器。也就是说,用户控制了其域的DNS查询的最终目的地主机。在典型的企业中,端点不会直接向因特网发送DNS请求。因特网DNS服务器将DNS服务提供给端点。然而,由于DNS将转发请求直到授权域名服务器被接触到,具有内部端点访问权限的攻击者可能利用企业用于DNS隧道的DNS基础设施连接到攻击者控制的域。
DNS隧道是在受损的客户端与恶意的DNS服务器之间的DNS查询和响应中嵌入数据的方法,其允许数据泄露和僵尸网络的命令和控制(下文将解释)。通过DNS隧道,另一协议可以通过DNS被隧道。 DNS隧道可以被用于命令和控制、数据泄露、和/或任何IP流量的隧道。DNS隧道允许绕过防火墙网络中的访问和安全策略。这样的安全漏洞会被误用于以下活动,诸如免费的web浏览、命令和控制流量、和/或网络间谍活动。
DNS隧道是可能的,因为DNS请求通常不会在防火墙被过滤掉,有效地打开了安全漏洞。信息绕开第一线网络安全机制的事实使得 DNS隧道在除了免费的web浏览之外非常有吸引力。一些示例包括命令和控制以及网络间谍攻击中的数据泄露,其中攻击者需要DNS提供的可用但不明显的通信信道。
DNS隧道通过将数据封装到DNS包中而工作。通常,隧道客户端(例如,受损的客户端)封装数据在针对特定域名的查询中发送。域名解析器通过启动请求域名的查找过程将隧道流量视为常规请求,可能递归地询问其他域名解析器。在该操作结束时,请求由隧道服务器(例如,恶意的DNS服务器)处理。隧道服务器取回封装的数据并通过封装隧道数据(例如,恶意IP地址和/或数据)在DNS响应消息的回答部分对DNS查询进行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8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