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缠结型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8122.X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8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真;曹东铉;尹载根;金泰亨;金沃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32/158 | 分类号: | C01B32/158;C01B3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严彩霞;钱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结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缠结型碳纳米管,其具有31kg/m3至85kg/m3的松装密度并满足以下式1:
式1
1.37≤X/Y≤2.05
其中,在式1中,X表示所述缠结型碳纳米管的振实密度,根据ASTM B527-06,单位:kg/m3,以及
Y表示所述缠结型碳纳米管的松装密度,单位:kg/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结型碳纳米管,其中,式1的值是1.4至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结型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缠结型碳纳米管的松装密度为32kg/m3至80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结型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缠结型碳纳米管的振实密度为63kg/m3至116kg/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结型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缠结型碳纳米管包括具有10nm至30nm的平均直径的碳纳米管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结型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单元具有0.335nm至0.342nm的碳晶体的层间距(d002),其中,所述层间距是通过X射线衍射获得的,
满足以下条件:层间距其中,是所述碳纳米管单元的平均直径,以及
具有40nm以下的晶体的C轴方向上的厚度(Lc)。
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结型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
以1:0.0463至1:0.0875的摩尔比混合有机酸和钒前体以制备混合物;
将该混合物与钴前体混合以制备催化剂前体;
对氢氧化铝进行第一热处理以制备载体;
将所述催化剂前体负载在所述载体上并对所得的载体进行第二热处理以制备负载型催化剂;以及
使所述负载型催化剂与基于碳的化合物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混合物的制备包括以1:0.047至1:0.086的摩尔比混合有机酸和钒前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前体的制备包括混合所述混合物和钴前体,以使得钒和钴的摩尔比在1:1至1:100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酸包括选自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苹果酸、乙酸、丁酸、棕榈酸和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81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调整生物硫悬浮液含水率的脱水工序
- 下一篇:用种晶剂合成沸石晶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