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电路元件以及电路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17340.1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池本喜代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1F17/00;H01F27/00;H01G4/40;H03H7/09;H05K1/02;H05K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雪梅;王海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电路 元件 以及 模块 | ||
在由电介质材料构成的柔性薄膜的一个面亦即第一面形成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第一导电图案。在柔性薄膜的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设置有粘合剂层。一对第一外部电极使由柔性薄膜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复合部件产生面内方向的电场,并且使电流在第一导电图案流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谐振电路元件以及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设备的噪声,特别是高频下的噪声的对策,使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并列具备电感器和电容器的EMI滤波器。该EMI滤波器的电容器具有多个接地导体层和另外的多个导体层经由陶瓷层交替地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电感器由与电容器的多个非接地导体层设置于相同的层的导体图案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49832号公报
由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EMI滤波器具有包含陶瓷层的多层结构,所以缺乏机械的柔软性。因此,受到待安装的位置的几何形状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装于具有各种形状的位置的谐振电路元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该谐振电路元件的电路模块。
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的谐振电路元件具有:
柔性薄膜,由电介质材料构成;
第一导电图案,在上述柔性薄膜的一个面亦即第一面形成并由导电材料构成;
粘合剂层,设置于上述柔性薄膜的与上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以及
一对第一外部电极,使由上述柔性薄膜和上述粘合剂层构成的复合部件产生面内方向的电场,并且使电流在上述第一导电图案流动。
第一导电图案作为电感器发挥功能,一对外部电极和复合部件作为电容器发挥功能。由该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LC谐振电路。通过使柔性薄膜变形,能够安装于具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安装位置。通过粘合剂层将谐振电路元件粘贴于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谐振电路元件除了第一观点的谐振电路元件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一对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中的各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包含在上述复合部件的端面形成的部分。
通过将一对外部电极形成于复合部件的端面,能够在复合部件的面内方向高效地产生电场。
本发明的第三观点的谐振电路元件除了第一或者第二观点的谐振电路元件的结构以外,还具有:
第二导电图案,在上述第一面形成并由导电材料构成;以及
一对第二外部电极,使电流在上述第二导电图案流动,并且使上述复合部件产生面内方向的电场,
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上述第二导电图案构成扼流线圈。
能够实现根据安装位置的几何形状柔软地变形的扼流线圈。进一步,连接一对第一外部电极之间的LC谐振电路作为带阻滤波器发挥功能。同样地,连接一对第二外部电极之间的LC谐振电路作为带阻滤波器发挥功能。
本发明的第四观点的谐振电路元件除了第一至第三观点的谐振电路元件的结构以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粘合剂层由热固化型或者光固化型的粘合剂形成。
通过在将谐振电路元件的粘合剂层粘合于安装位置之后,进行加热或者光照射,能够容易地使粘合剂层固化。
本发明的第五观点的电路模块具有:
印刷电路板,设置有多个导电部分;以及
谐振电路元件,安装于上述印刷电路板,连接2个上述导电部分之间,上述谐振电路元件具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7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寻呼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设备维护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