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接入点链路聚合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16913.9 | 申请日: | 2018-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文卡特·池尔雷迪;吴云;李英钢;林大钧;周容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5/745 | 分类号: | H04L45/745;H04L61/103;H04L61/5014;H04L12/46;H04L101/62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韩峰;孙志湧 |
| 地址: | 美国佐***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接入 点链路 聚合 | ||
描述了一种提供链路聚合的接入点。在操作期间,该接入点接收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响应,其具有用于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网关的网际协议(IP)地址以及电子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基于MAC地址和/或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特性(诸如电子设备的配置、能力和/或操作系统),接入点可以确定用于该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另一网关的不同IP地址。此外,接入点可以通过在修改的DHCP响应中用另一网关的IP地址替换该网关的IP地址来修改DHCP响应。接下来,接入点向电子设备提供修改的DHCP响应。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技术。特别地,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到网络的接入点网关处执行链路聚合的技术。
背景技术
许多电子设备在包括或分成多个子网的网络(例如因特网)中彼此通信。子网中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关或路由器接入。此外,子网中的电子设备可以被映射到不同的网关,以避免任何网关过载(即,执行负载平衡或负载共享)和/或提供冗余。
例如,在2层网络中,可以使用网关(诸如交换机)中的链路聚合来实现负载平衡。特别地,在链路聚合中,可以并行地聚合两个或更多个网络连接或端口,使得两个或更多个端口实际上充当单个聚合端口,其具有比组成的连接或端口更大的吞吐量。因此,聚合端口或链路可以在组成端口之间实现负载共享。另外,链路聚合可以在组成或分组端口之一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提供冗余。
然而,链路聚合通常需要使用协议,诸如以太网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其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AX标准中定义。这种特定于供应商的能力通常涉及在网络中使用额外的或专用的硬件(诸如企业级交换机),这通常会增加成本和实施的复杂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首跳冗余协议,在具有3级路由功能的交换机或路由器中提供冗余。在这种特定于供应商的方法中,多个路由器相互监视,并且当活动单元停止工作时,备用单元可以处于活动状态。再一次,这种能力通常涉及在网络中使用额外的或专用的硬件。
由于额外的复杂性和费用,链路聚合和/或首跳冗余通常在低端或入门级系统中不可用。当尝试使用这样的网络进行通信时,这会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提供链路聚合的接入点。该接入点包括与子网中的电子设备通信的接口电路。在操作期间,接入点接收包括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响应的消息,DHCP响应具有用于电子设备接入包括子网的网络的网关的网际协议(IP)地址以及电子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基于MAC地址,接入点确定用于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另一网关的不同IP地址。此外,接入点通过用另一网关的IP地址代替修改的DHCP响应中网关的IP地址来修改DHCP响应。接着,接入点向电子设备提供修改的DHCP响应。
注意,接入点可以使用散列函数或查找表来确定另一网关的IP地址。此外,该确定可以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特性。例如,该特性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的能力、电子设备的配置和/或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
另外,在确定另一网关的IP地址之前,接入点可以识别该消息包括DHCP响应。
此外,接入点可以提供链路聚合,而无需将网关和另一网关中的一个与虚拟局域网(VLAN)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点从另一接入点接收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RP)分组,另一接入点是子网中的网关,并且接入点为另一接入点提供预先指定的冗余覆盖。接着,如果接入点在时间间隔内没有从另一接入点接收到免费ARP分组时,接入点可以假定另一接入点的IP地址,该IP地址是相对于所述接入点的现有IP地址的另外的IP地址。然后,响应于从电子设备接收包括另一接入点的IP地址的ARP请求,接入点可以提供具有接入点的MAC地址的ARP响应,使得将来自电子设备的后续帧被引导到接入点而不是另一接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IOT网络的模型和过滤器部署
- 下一篇:通信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