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联接结构和流体压力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16536.9 | 申请日: | 2018-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SM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D1/06 | 分类号: | F16D1/06;F16D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接 结构 流体 压力 设备 | ||
一种轴联接结构(45A)包括:止动器构件(48),其附接到活塞杆(22)以便可相对旋转并具有多个接合突起(49);和多个插口凹槽(50)。多个接合突起(49)分别插入插口凹槽(50)中。多个插口凹槽(50)包括多个入口凹槽(56)和在相对于周向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倾斜接合凹槽(60)。活塞杆(22)和活塞构件(20)通过止动器构件(48)联接在一起,从而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不可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轴构件和配对构件联接在一起的轴联接结构。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压力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将轴构件联接到配对构件以与轴构件结合使用的轴联接结构的设备的示例包括具有活塞的流体压力设备。流体压力设备采用各种形式。例如,作为用于输送工件等的输送装置(致动器),已知具有在供应压力流体的操作下移位的活塞的流体压力缸。通常,流体压力缸包括缸筒,在缸筒内在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的活塞,以及联接到活塞的活塞杆(例如,参见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14-114874)。在这种情况下,活塞杆对应于“轴构件”,活塞对应于“配对构件”。
发明内容
传统的轴联接结构的示例包括(1)使用螺钉或螺栓紧固,(2)通过压接(施加压力)紧固以使构件塑性变形,(3)通过焊接进行联接,以及(4)使用T形槽进行联接。
在(1)使用螺钉或螺栓进行紧固的轴联接结构的情况下,需要用于紧固螺钉或螺栓的工具以及用于执行紧固操作的工作空间。在(2)通过压接来进行紧固以使构件塑性变形的轴联接结构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压接构件的设备和夹具。在(3)通过焊接将构件联接在一起的轴联接结构的情况下,需要焊接设备。在(4)使用T形槽将构件联接在一起的轴联接结构的情况下,需要在横向方向上的空间以使轴构件在侧表面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种类型的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联接结构和流体压力设备,其中可以通过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或设施的情况下手动将轴构件和其的配对构件联接在一起来降低生产成本或组装工时,并且实现组装操作所需的空间的减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联接结构,用于将轴构件联接到与轴构件结合使用的配对构件。轴联接结构包括:止动器构件,该止动器构件附接到轴构件以便可相对旋转,并且具有从止动器构件向外突出的多个接合突起,接合突起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以及设置在配对构件中的圆周上的多个插口凹槽。多个接合突起分别插入插口凹槽中。多个插口凹槽包括多个入口凹槽和多个倾斜接合凹槽,多个入口凹槽在配对构件的端表面处开口并且在轴向方向上具有深度,多个倾斜接合凹槽连接到多个入口凹槽并且在相对于周向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多个倾斜接合凹槽与多个接合突起接合。轴构件和配对构件通过止动器构件联接在一起,从而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不可移动。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轴联接结构中,在将轴构件和配对构件联接在一起时,通过使附接到轴构件的止动器构件相对于配对构件在轴向方向上移动,止动器构件的接合突起插入形成在配对构件中的插口凹槽的入口凹槽中。通过将接合突起进一步推入入口凹槽中,止动器构件在倾斜接合凹槽的引导作用下在配对构件内旋转。因此,在不使用任何专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在组装时相对于配对构件旋转止动器构件,可以容易地将轴构件和配对构件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执行其组装。此外,由于轴构件和输出构件可以通过仅在一个方向上的移位而联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在紧凑的空间中执行组装操作。因此,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轴联接结构,可以简化组装操作。
优选地,环形止动器附接凹槽设置在轴构件的外周部中,并且止动器构件由在周向方向上分开的多个止动件组成,并且安装在止动器附接凹槽中。
在该结构中,止动器构件可以在组装时容易地附接到轴构件的外周部。
优选地,轴联接结构进一步包括旋转止动构件,该旋转止动构件插入到多个插口凹槽中以便相对于配对构件不可旋转,并且旋转止动构件防止多个接合突起朝向入口凹槽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C株式会社,未经SM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