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销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6020.4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松元裕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21D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主体部 缓冲销 活塞部件 帽螺钉 冲压成型装置 串联配置 时间重叠 载荷特性 制造误差 底部件 底盖 配置 筒状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结构:在使用于冲压成型装置的缓冲销中,通过多个弹簧确保行程范围大,并且能够适当地管理弹簧的制造误差引起的载荷特性。缓冲销(20)具备:筒状的主体部(21);底盖(底部件)(22),其配置在主体部(21)的一侧端部;帽螺钉(盖部件)(30),其配置在主体部(21)的另一侧端部;活塞部件(26),其利用帽螺钉(30)保持于主体部(21);以及第1弹簧(51)及第2弹簧(52)(多个弹簧),它们串联配置在主体部(21)的内部,以阶段性地承受经由活塞部件(26)受到的载荷。第1弹簧(51)及第2弹簧(52)以受到载荷的时间重叠的方式保持于主体部(2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工件实施冲压成型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使用的缓冲销。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冲压成型装置中,公知以下的结构:为了防止成型品产生加工时的褶皱等,将与上模一起夹持工件的非加工部分的压料板利用配置在其下方的多个缓冲销进行支承,从(棒状的)缓冲销对压料板施加向上模侧推压的支承力。例如有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种冲压成型中的压力控制方法的相关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冲压成型装置的模具缓冲件,其由通过弹性部件而从筒状的壳体的一个开口部突出的柱塞部构成,弹性部件通过使多个同一种类的(碟形)弹簧重合而成。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从低压到高压的宽范围内进行冲压的压力控制,借助中间体(套筒)串联连接弹性常数不同的多个弹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登2513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92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使用上述那样的缓冲销的冲压成型装置中,产生设备/模具等的磨损及制造误差、设备/模具的挠曲,该磨损/挠曲变大,从而成为全部的缓冲销不与压料板抵接的状态。若放任该状态而继续加工,则可能不能进行适当的加工,进而缓冲销可能损坏。优选使载荷均匀,使得不被设备/模具等的磨损及制造误差、设备/模具的挠曲影响。
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采用以下方法:在缓冲销内部配置弹簧等弹性部件,以使至少在进入成型前多根(几十根)缓冲销与压料板抵接,从而防止缓冲销不与压料板抵接的状态。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行程范围大的情况下,弹簧的耐久性变差。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通过使用不同的多个弹簧,能够确保宽范围的行程范围,但各弹簧的制造偏差引起的包括载荷特性在内的载荷的适当管理难,不能进行强力弹簧的初始设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结构:在用于冲压成型装置的缓冲销中,利用多个弹簧确保行程范围大,并且能够适当地管理弹簧的制造误差引起的载荷特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销(例如后述的缓冲销20),其支承冲压成型装置(例如后述的冲压成型装置1)的压料板(例如后述的压料板12),其具备:筒状的主体部(例如后述的主体部21);底部件(例如后述的底盖22),其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端部;盖部件(例如后述的帽螺钉30),其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端部;活塞部件(例如后述的活塞部件26),其利用所述盖部件保持于所述主体部;以及多个弹簧(例如后述的第1弹簧51、第2弹簧52、第1弹簧251、第2弹簧252、第3弹簧253),它们串联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内部,以阶段性地承受经由所述活塞部件受到的载荷,所述多个弹簧以各个弹簧的至少一部分受到载荷的时间重叠的方式保持于所述主体部。
由此,各弹簧的制造偏差产生的载荷特性被考虑到缓冲销的结构中,因此能够使各弹簧的载荷的交接变得无缝且顺畅。由此在需要长行程的情况下,也能够以多个弹簧适当分配必要载荷,因此与使用单独的弹簧的情况相比,能够提供耐久性优异的缓冲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6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