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螺旋弹簧和防缠绕元件的弹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4621.1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6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阿希姆·格拉索;帕特里克·福卡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德尔创新研究与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2 | 分类号: | F16F1/12;B65D57/00;B65D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巩固 |
地址: | 德国马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螺旋弹簧 缠绕 元件 弹簧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组件(2,34,46),其包括:具有由弹簧绕组(6,38)形成的内部空间的螺旋弹簧(4,36);以及用于防止弹簧组件(2,34,46)缠绕的防缠绕元件(14,26,48),尤其是与至少一个额外的弹簧组件(2、34、46)或至少一个其他螺旋弹簧(4、36)在一起时;其中防缠绕元件(14、26、48)部分地设置在由弹簧绕组(6、38)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并纵向延伸通过内部的至少一部分空间;其中,所述防缠绕元件(14、26)以防缠绕箍筋(14、26)的形式提供,尤其是与所述螺旋弹簧(4、36)分开形成并夹持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防缠绕金属丝箍筋;或者,所述防缠绕元件(14、26)以防缠绕箍筋(14、26)的形式提供;或者元件(48)以防缠绕销(48)的形式提供,尤其是防缠绕塑料销,该塑料销与螺旋弹簧(4、36)分开形成,并且具有前防松或固定端和后止动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和延伸在螺旋弹簧绕组内的防缠绕元件。本发明还涉及将防缠绕元件引入螺旋弹簧内部空间的方法以及从螺旋弹簧内部空间中去除防缠绕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螺旋弹簧时,通常将多个螺旋弹簧分配到一个公共容器中,并且螺旋弹簧在该容器中被运输到其目的地。这通常会导致螺旋弹簧缠绕的问题,并且在目的地很难彼此分离。有时相互缠绕的螺旋弹簧根本不可能实现无损伤分离。
从DE 38 09 494 A1可知,在制造螺旋弹簧中将其松散地串在钢丝上,并将其存储在一个容器中,作为“弹簧链”。在进一步的加工过程中,弹簧链的一端被插入到分离或分离装置中,分离或分离装置移除中心线并单独输出弹簧。在生产过程中,把几个螺旋弹簧串在一根钢丝上很费劲,而且只有很少的实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可靠地防止螺旋弹簧缠绕。为此,应提供适当的弹簧组件和相应的方法,以便于简单可靠地实施。
根据本发明的弹簧组件包括:具有由其弹簧绕组形成的内部空间的螺旋弹簧;以及用于防止弹簧组件缠绕的防缠绕元件,尤其是与至少另一个弹簧组件或至少另一个螺旋弹簧在一起时;其中,所述防缠绕元件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弹簧绕组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并且纵向延伸通过所述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防缠绕元件以防缠绕箍筋的形式设置,尤其是与所述螺旋弹簧分开形成并夹持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防缠绕金属丝箍筋;或其中所述防缠绕元件以防缠绕销的形式提供,尤其是一种防缠绕塑料销,该塑料销与螺旋弹簧分开形成,并且具有前防松或固定端和后止动端。
多个螺旋弹簧,每个螺旋弹簧都具有本发明的防缠绕元件,可以在普通容器中运输而不被缠绕。防缠绕元件防止相邻螺旋弹簧的绕组进入相邻螺旋弹簧的内部空间。相邻螺旋弹簧的绕组邻接穿过螺旋弹簧内部空间的防缠绕元件。这有效地避免了螺旋弹簧的绕组相互啮合,从而导致螺旋弹簧相互缠绕。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弹簧组件一起分配到容器中,并将其运输到目的地,而不会使这些弹簧组件相互缠绕。
当根据本发明的防缠绕元件在螺旋弹簧制造过程中立即引入由弹簧绕组形成的各自内部空间并在弹簧组件能够进入共同容器之前时,是有利的。
由于防缠绕元件是与各自的螺旋弹簧分开形成的,因此无需机械分离,这是一个可以想象的防缠绕元件的整体设计所必需的。可以可靠地避免机械分离可能造成的尖头和切屑。
在防缠绕元件作为防缠绕箍筋的设计和防缠绕元件作为防缠绕销的设计中,所述箍筋/销相对于螺旋弹簧以夹紧和/或约束的方式可靠地布置,且可以导入螺旋弹簧并以自动方式从中释放。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防缠绕元件几乎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重复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弹簧组件非常适合生产大量的螺旋弹簧,并在弹簧生产侧和客户侧(即当螺旋弹簧被带到其预期使用位置时)进行自动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弹簧组件适合作为散装材料和自动化工艺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德尔创新研究与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谢德尔创新研究与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