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标识车辆的照明装置的灯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4487.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2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H-M·迪克斯;A·格罗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拉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26 | 分类号: | B41M5/26;F21V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盈 |
地址: | 德国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标识 车辆 照明 装置 灯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标识车辆的照明装置的灯罩(1)的方法以及一种灯罩(1),所述灯罩借助所述方法来标识,其中,所述灯罩(1)具有对于激光辐射透明的第一塑料体(10)和吸收激光辐射的第二塑料体(11),其中,所述塑料体之一在第一注塑步骤中制造,并且另一塑料体借助另一注塑步骤浇注到首先制造的所述塑料体上。根据本发明,从透明的第一塑料体(10)一侧借助运动的激光辐射(12)照射所述灯罩(1),使得在所述第一塑料体(10)和所述第二塑料体(11)之间的界面(13)处吸收所述激光辐射,使得在所述透明的第一塑料体(10)中产生局部缺陷部(14),其中,所述缺陷部(14)邻接于所述界面(13),借助微裂纹产生所述缺陷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标识车辆的照明装置的灯罩的方法以及一种灯罩,所述灯罩借助该方法设有标识,其中,所述灯罩具有对于激光辐射透明的第一塑料体和吸收激光辐射的第二塑料体,其中,塑料体之一在第一注塑步骤中制造,并且另一塑料体借助另一注塑步骤浇注到首先制造的塑料体上。
背景技术
近期,越来越多的灯罩由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体制造,所述部分体由彼此不同的塑料形成。例如,透明的第一塑料体以注塑制造,所述透明的第一塑料体形成本身透光的玻璃,并且例如黑色的遮光框浇注到该透明的塑料体上。由此能够避免接合步骤,因为在将第二塑料体浇注到首先制成的塑料体上时已经产生到界面的接合连接。
近来,需要越来越多的照明装置标识,当照明装置装在车辆中时,所述标识尤其可从外侧对于观察者可见。因此,灯罩尤其提供容纳照明装置的标识的可能性,由此研发方法,借助所述方法能够标识灯罩。为此,法律要求在于,所述标识具有国家检验标识,当照明装置装在车辆中时,所述国家检验标识也从照明装置的外侧对于观察者仍是可见的。
例如,DE10350266A1公开了一种用于标识车辆的照明装置的灯罩的方法,借助所述方法,至少一个散射元件引入到灯罩的内侧中,然而,所述散射元件不能改变灯罩的表面的结构。为此,散射元件例如借助激光雕刻到灯罩的内置的材料中,使得例如将徽标、文字或类似物引入到灯罩的塑料材料的连续体中,它们从外部清晰可见。
DE102005057720A1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方法,并且在灯罩内部中产生标记,所述标记借助激光技术从封闭玻璃的外侧引入。
通过这种雕刻,在灯罩的材料中不利地由于辐射耗散而引发应力,所述应力在由无定形材料(如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的灯罩中在介质接触下会引起应力裂缝。为了减少所发生的应力,通常在退火工艺之前进行所述雕刻,使得能够通过随后的退火工艺减小应力。如果随后的退火出于技术或物流原因不能或不能简单地实现,那么必须在退火的灯罩上进行标记,这将可能引起二次退火工艺。因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种灯罩的内置标识,然而,在雕刻标识之后,为了减少应力非强制性地需要另一退火工艺。
此外,通常存在下述要求:照明装置的透明的区域、即例如后灯的灯罩或透明的玻璃罩,通常即为光射出区域,保持为不具有刻字等。因此,标识通常应被隐藏并且不显眼地施加,但是所述标识仍然应能够从照明装置的外侧可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一种用于标识车辆的照明装置的灯罩的方法,借助该方法能够克服上文提及的缺点。尤其应改进一种用于标识灯罩的方法,其中,在标识之后不再需要随后的退火工艺,并且其中,应避免由于标识以及形成裂缝的介质产生的不期望的应力裂缝。
所述目的基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根据本申请的灯罩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标识车辆的照明装置的灯罩的方法,其中,所述灯罩具有对于激光辐射透明的第一塑料体和吸收激光辐射的第二塑料体,其中,所述塑料体之一在第一注塑步骤中制造,并且另一塑料体借助另一注塑步骤浇注到首先制造的塑料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拉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黑拉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4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