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任务的界面提供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3784.8 | 申请日: | 201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6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武;崔胜珉;姜旼奭;姜善姬;李智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72469 | 分类号: | H04M1/72469;G06F3/0481;G06F3/0482;G06F3/0484;G06F3/0488;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任务 界面 提供 方法 实施 电子设备 | ||
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多任务界面提供方法。电子设备通过具有用户所需尺寸的窗口在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上呈现特定内容的至少一部分,根据用户输入提供多窗口显示并确定要在每个窗口中显示的内容,以及通过多窗口的第一窗口提供特定内容的更新,通过第二窗口提供启用应用切换的应用列表。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电子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提供用于控制在电子设备中执行的多任务的用户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任务是指在电子设备上同时执行两个或更多个任务。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提供多窗口或应用列表,作为允许用户响应于用户输入(诸如在特定按钮上的轻敲、多点触摸或手势)通过显示器来控制多任务的界面。可以在每个窗口中同时显示应用的屏幕(用户界面),并且可以调整每个窗口的尺寸。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另一个用户输入(诸如长按特定按钮)在显示器上显示正在运行的应用的列表。用户在应用列表上选择的应用的用户界面可以显示在显示器上。
在由电子设备支持的多窗口特征中,每个窗口的宽高比可能不适合于在用户界面中呈现用户期望的内容。例如,显示器的宽高比(即宽度与高度的比率)可以是16:9。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将具有16:9宽高比的显示器分成两个窗口来提供多窗口,每个窗口具有8:9宽高比。视频可以显示在多窗口的第一窗口上,并且其他内容(诸如体育赛事中的记分板)可以显示在第二窗口上。8:9宽高比可能与普通视频宽高比(9:16或9:21)不同。因此,用户可能必须输入附加输入,诸如滚动或拖动,以使第一窗口的宽高比与视频宽高比相匹配。
此外,电子设备可以在显示器上提供应用列表。例如,可以提供每个应用的捕获图像以及最近执行的应用的列表。然而,用户可能不容易通过长期放置在后台的应用的捕获图像来预测应用的当前状态。例如,为了检查在社交网络服务(SNS)应用中频繁更新的回复或新闻,可能需要选择应用并且将其作为前台应用执行。换句话说,可能难以通过应用列表以简单的方式检查每个应用的更新内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述优点。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经由具有用户期望的尺寸的窗口在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上呈现特定内容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被配置为包括第一表面和背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触摸屏显示器,通过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暴露;无线通信电路,定位在壳体内部;处理器,定位在壳体内部并且电连接到显示器和无线通信电路;以及存储器,定位在壳体内部并且电连接到处理器,其中,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该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在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用户界面;在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时,经由显示器接收第一用户输入;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显示用于选择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的可移动且可调整尺寸的窗口;经由显示器接收用于选择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的第二用户输入;以及响应于第二用户输入,将第一用户界面的选择部分移动到显示器的指定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被配置为包括第一表面和背对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触摸屏显示器,通过第一表面的第一部分暴露;触敏按钮,设置在第一表面的第二部分;无线通信电路,定位在壳体内部;处理器,定位在壳体内部并且电连接到显示器、按钮和无线通信电路;以及存储器,定位在壳体内部并且电连接到处理器,其中,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在显示器上显示第一应用程序的第一用户界面;在显示第一用户界面时,经由显示器或按钮接收第一用户输入;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显示用于选择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的可移动且可调整尺寸的窗口;经由显示器接收用于选择第一用户界面的一部分的第二用户输入;以及响应于第二用户输入,将第一用户界面的选择部分移动到显示器的指定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37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