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回收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11828.3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冈野浩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西部技研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B01D53/26;B01D53/62;B01D53/83;B01D53/96;B01J20/22;B01J20/28;B01J20/34;C01B32/5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回收 浓缩 装置 | ||
1.一种二氧化碳气体的回收浓缩方法,其包括:使载持有具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吸着能力的固态且非水溶性胺系的二氧化碳吸着材料的粒子的蜂窝转子容纳于至少具有吸着区和解吸区的分别密封的壳体内并使其旋转,在吸着区中,在蜂窝润湿的状态下与包含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接触,一边气化冷却一边吸着二氧化碳的工序;及在解吸区中,对吸着有二氧化碳的蜂窝导入水蒸气,使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解吸的工序。
2.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设为如下:能够使载持有具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吸着能力的固态且非水溶性胺系的二氧化碳吸着材料的粒子的蜂窝转子容纳于至少具有吸着区和解吸区的分别密封的壳体内并使其旋转,在吸着区中,在蜂窝润湿的状态下与包含二氧化碳的相对湿度100%以下的混合气体接触,一边气化冷却一边吸着二氧化碳;并且在解吸区中通入水蒸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着材料为胺系离子交换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着材料为载持有胺的固态吸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载持于所述蜂窝转子的所述二氧化碳吸着材料的粒子的粒径为1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中,相对于转子的旋转方向,在由具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吸附能力的所述二氧化碳吸着材料构成的转子的吸着区及解吸区的边界中的任意一处或两处设置注水幕净化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在设置于吸着区与解吸区之间的注水幕净化区之后设置有基于吹气的预干燥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中,回收来自所述注水幕净化区的排水,并再次向注水幕净化区和/或水蒸气产生槽供水。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在将以无机纤维为主体并包含塑料纤维的多孔纸作为基材的蜂窝载持有固态胺微粒的蜂窝转子。
10.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对在金属箔或合成树脂片材的片材材料的正面和背面,经由耐热及耐水性的粘结剂,粘结有粒状离子交换树脂的片材或粘结有添附了胺系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吸着材料的粒子而成的片材进行波纹加工,并进一步卷绕或层叠的转子。
11.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原料气体的前处理中,利用水洗涤器及脱硫装置进行处理之后,作为投入到蜂窝转子之前的前处理,通过在废热利用型吸收式制冷机或吸附式制冷机中产生的冷热冷却除湿至20℃以下来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西部技研,未经株式会社西部技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18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器装置及过滤装置
- 下一篇: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