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1769.X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纱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B60C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状帘线 加强帘线 轮胎 轮胎半径方向 辅助带 胎体 轮胎胎冠部 呈螺旋状 带束帘线 环状延伸 轮胎周向 输入突起 胎冠部 胎圈部 卷绕 配置 下层 断裂 上层 行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对于在轮胎胎冠部具备包括加强帘线的螺旋状帘线层的轮胎而言,能够抑制在行驶时因对螺旋状帘线层的端部输入突起而引起的加强帘线的断裂。本发明提供的轮胎包括:胎体(14),其在一对胎圈部(13)之间呈环状延伸;以及螺旋状帘线层(1),其配置于该胎体的胎冠部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对于该螺旋状帘线层而言,通过呈螺旋状卷绕加强帘线而形成有上层(1A)和下层(1B)。在螺旋状帘线层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配置辅助带束层(17),并且,辅助带束层的带束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0°~45°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具体涉及在胎冠部设有螺旋状帘线层和辅助带束层的轮胎的改良,其中,所述螺旋状帘线层通过呈螺旋状卷绕加强帘线而形成有上层和下层,所述辅助带束层配置于螺旋状帘线层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对于轮胎的加强构件都在进行各种研究。例如,对于轿车用轮胎的加强构件即带束的构造来说,通常采用在轮胎骨架构件即胎体的胎冠部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配设加强帘线的帘线方向相互交叉的两层以上的交叉带束层的构造。除此之外,对于带束的构造,还知道一种采用螺旋卷绕构造的形态,螺旋卷绕构造就是以加强帘线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上下两层带束层,并且在带束层端部将加强帘线折回,使加强帘线从一个带束层延伸到另一带束层的构造。
作为这种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该轮胎在胎面部的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了包括环状芯体带束层和包覆带束层的带束构造体,其中,环状芯体带束层通过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实质上为0度的角度卷绕加强帘线而形成,包覆带束层通过绕着环状芯体带束层呈螺旋状卷绕加强帘线而形成,该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在带束构造体的外周侧可根据需要设置带束保护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呈螺旋状卷绕加强帘线而实质上由上下两层形成的螺旋状帘线层的技术是公知的。然而,在轮胎胎冠部配置有螺旋状帘线层的情况下,有时在对螺旋状帘线层的端部输入突起时构成螺旋状帘线层的加强帘线发生断裂,一直在寻求改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在轮胎胎冠部具备包括加强帘线的螺旋状帘线层的轮胎而言,抑制在行驶时因对螺旋状帘线层的端部输入突起而引起的加强帘线的断裂。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螺旋状帘线层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配置具有预定的帘线角度的辅助带束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进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轮胎包括:胎体,其在一对胎圈部之间呈环状延伸;以及螺旋状帘线层,其配置于该胎体的胎冠部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对于该螺旋状帘线层而言,通过呈螺旋状卷绕加强帘线而形成有上层和下层,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旋状帘线层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配置辅助带束层,并且,该辅助带束层的带束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为0°~45°的范围。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的是,在所述螺旋状帘线层的上层和下层之间具备芯材帘线层,所述芯材帘线层的芯材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优选为40°~90°的范围。另外,在本发明的轮胎中,所述螺旋状帘线层的加强帘线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而言优选为12°~90°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1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