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脏植入物中的植入后张紧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0799.9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烈亚·吉多蒂;伊登·托比斯;凯文·林恩;克里斯·莫兰;迈克尔·吉尔摩 | 申请(专利权)人: | 4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锚固件 系绳 植入 联接 配置 心脏植入 心脏组织 张紧 施加 体内 心脏 治疗 | ||
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患者的心脏的系统(78)。系统(78)包括被配置为植入患者的心脏组织的第一组织锚固件(30),以及被配置为植入患者体内的第二组织锚固件(40)。系统(78)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系绳(32),其将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30、40)联接在一起,以及第二系绳(50),其被配置为沿着一个或多个第一系绳(32)联接到联接部位(52),以便使用(a)第二系绳(50)和(b)一个或多个第一系绳(32)的纵向部分(54)在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30、40)之间施加张力。还描述了其他实施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
本申请要求2017年2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456,202的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已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通过引证并入本文。本申请涉及与本申请同一日期提交的美国常规申请,标题为“心脏植入物中的植入后张紧(Post-implantation tensioningin cardiac implants)”。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微创瓣膜修复,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修复三尖瓣(tricuspidvalve)的微创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三尖瓣回流(FTR)由若干病理生理异常控制,诸如三尖瓣瓣膜环状扩张、环状、肺动脉高压、左心室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右心室几何形状和小叶束缚。FTR的治疗选择主要是外科手术。
Maisano等人的美国专利8,475,525描述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第一组织接合元件植入患者的心脏瓣膜附近的组织的第一部分中,将至少第二组织接合元件植入与患者心脏的心房接触的血管的一部分中,以及通过调节血管的部分与患者的心脏瓣膜附近的组织的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将瓣膜的至少第一小叶拉向瓣膜的至少第二小叶。在一种配置中,纵向构件的近端部分被成形为限定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例如,钩子或倒钩),其可与支架构件的支柱联接,以便保持施加于纵向构件的张力,以用于重塑三尖瓣瓣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应用提供了治疗患者的心脏的方法,诸如减少三尖瓣瓣膜回流。方法包括在患者的心脏组织中植入第一组织锚固件以及在患者体内植入第二组织锚固件,使得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通过一个或多个系绳联接在一起。此后,在第一组织锚固件上允许组织生长至少24小时以加强第一组织锚固件在心脏组织中的锚固之后,使用一个或多个系绳的至少纵向部分在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之间施加张力。通常,在施加张力之前,一个或多个系绳是松弛的。
本发明的其他应用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患者的心脏的方法,包括在患者的心脏组织中植入第一组织锚固件。此后,在第一组织锚固件上允许组织生长至少24小时以加强第一组织锚固件在心脏组织中的锚固之后,将第二组织锚固件植入患者体内,使用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使用一个或多个系绳联接在一起,并且使用一个或多个系绳在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之间施加张力。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治疗患者的心脏的方法,包括:
在患者的心脏组织中植入第一组织锚固件、以及在患者体内植入第二组织锚固件,使得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通过一个或多个系绳联接在一起;
此后,在第一组织锚固件上允许组织生长至少24小时以加强第一组织锚固件在心脏组织中的锚固之后,使用一个或多个系绳的至少纵向部分在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之间施加张力。
对于一些应用,一个或多个系绳在施加张力之前是松弛的。
对于一些应用,一个或多个系绳为一个或多个第一系绳,并且施加张力包括:
沿着一个或多个第一系绳将第二系绳联接到联接部位;以及
使用一个或多个第一系绳和第二系绳的至少纵向部分在第一组织锚固件和第二组织锚固件之间施加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4科技有限公司,未经4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0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