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10578.1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宫入由纪夫;三轮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C09K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郑雪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多孔质 蜂窝蓄热 结构体 蜂窝结构体 放热 隔室 隔壁 可逆化学反应 蓄热结构体 局部发热 流通液体 面积比率 蓄热材料 轴向正交 扩散性 响应性 蜂窝 填充 延伸 | ||
1.一种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具备:
蜂窝结构体,所述蜂窝结构体具有多孔质的隔壁,该隔壁区划形成从一个端面延伸至另一个端面的多个隔室、并且内部能够流通反应介质;和
蓄热部,所述蓄热部是将蓄热材料填充于至少一部分所述隔室而形成的,所述蓄热材料通过与所述反应介质的可逆化学反应或物理性吸附脱离进行蓄热以及放热,
在所述蜂窝结构体的与轴向正交的蜂窝截面上,所述蓄热部的面积相对于截面积的面积比率为60%~90%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进一步具备封孔部,所述封孔部利用封孔材料对所述隔室的所述一个端面以及所述另一个端面进行封孔,从而将所述蓄热材料封入所述隔室,
所述封孔部的气孔率为48%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隔室构成为包含第一隔室和第二隔室的至少两种隔室,所述第二隔室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隔室不同,
所述第一隔室以及所述第二隔室根据规定的配设基准进行配设,
在所述第一隔室以及所述第二隔室中的至少任一者形成有所述蓄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将第一隔室总开口率设定为大于第二隔室总开口率,所述第一隔室总开口率表示所述蜂窝截面中的全部所述第一隔室的合计开口面积相对于所述蜂窝截面的比率,所述第二隔室总开口率表示所述蜂窝截面中的全部所述第二隔室的开口面积相对于所述蜂窝截面的比率,
对于所述第一隔室而言,在全部所述第一隔室形成有所述蓄热部,
对于所述第二隔室而言,在全部所述第二隔室或者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隔室形成有所述蓄热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由下述的任一组合形成,所述组合有:所述第一隔室为五边形以及所述第二隔室为四边形、所述第一隔室为八边形以及所述第二隔室为四边形、所述第一隔室为六边形以及所述第二隔室为四边形、或者所述第一隔室为六边形以及所述第二隔室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蜂窝结构体的所述隔壁的热传导率为10W/mK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蜂窝结构体的所述隔壁的气孔率为35%~80%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蓄热材料包含碱土金属氧化物以及碱土金属氯化物中的至少任一者作为主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质蜂窝蓄热结构体,其中,
所述蜂窝结构体是以Si/SiC系陶瓷材料作为主成分而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105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带有整体排出通道的换热器板的板组和包括此板组的换热器
- 下一篇: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