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溶胶递送设备的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8909.8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1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R·苏尔;E·T·亨特;S·B·西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战略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90;A24F40/50;A24F40/51;A24F40/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宋俊寅;张鑫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溶胶 递送 设备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溶胶递送设备(100),其包括被配置成保持气溶胶前体组合物的储集器(218)、加热元件(222)、以及与包括加热元件的电负载连接的电源(212)。电源包括并联组合的可充电原电池(v1)和可充电二次电池(V2),可充电二次电池的额定电压低于可充电原电池的额定电压。气溶胶递送设备还包括微处理器(306),其配置成以激活模式操作,在该激活模式下,微处理器配置成从电源引导电力至加热元件,并且由此控制加热元件以激活和蒸发气溶胶前体组合物的组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诸如吸烟制品之类的气溶胶递送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利用电热来生成气溶胶的气溶胶递送设备(例如,通常被称为电子烟的吸烟制品)。吸烟制品可被配置成加热气溶胶前体以形成供人体消耗的可吸入物质,该气溶胶前体可含有由烟草制得或来源于烟草的材料或以其他方式含有烟草。
背景技术
多年来,已经提出许多吸烟设备作为对需要燃烧烟草以供使用的吸烟产品的改良品或替代品。这些设备中的许多设备已被设计成提供与香烟、雪茄或烟斗吸烟相关的感觉,但不递送由于烟草燃烧而产生的大量不完全燃烧物和热解产物。为了这个目的,已提出了众多吸烟产品、风味产生器和药用吸入器,其利用电能来蒸发或加热挥发性材料,或尝试在不燃烧烟草至很大程度的情况下提供香烟、雪茄或烟斗的感觉。参看例如阐述于在Collett等人的美国专利第8881737号、Griffith Jr.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255702号、Sebastian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00638号、Sears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96781号、Ampolini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96782号和Davis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5/0059780号以及Watson等人于2016年7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5/222615号中记载的背景技术中陈述的各种替代的吸烟制品、气溶胶递送设备和热源,所述文献全部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另见,例如Counts等人的美国专利第5388594号和Robinson等人的美国专利第8079371号的背景部分中描述的产品和加热配置的各种实施例,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然而,期望提供一种改进了电子器件(诸如可以扩展设备的可用性)的气溶胶递送设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气溶胶递送设备、形成这种设备的方法以及这种设备的元件。本公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示例实施方式。
示例实施方式1:一种气溶胶递送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壳体,该至少一个壳体将配置成保持气溶胶前体组合物的储集器包围在内;加热元件;电源,该电源与包括加热元件的电负载连接,电源包括以并联组合的可充电原电池和可充电二次电池,该可充电二次电池相比于可充电原电池具有较低的额定电压;以及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配置成以激活模式操作,在激活模式下,微处理器被配置成从电源引导电力到加热元件,并且由此控制加热元件以激活和蒸发气溶胶前体组合物的组分。
示例实施方式2: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或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的任一组合的气溶胶递送设备,其中可充电原电池具有在3.7到4.1伏之间的额定电压,并且可充电二次电池的较低的额定电压为2.3伏。
示例实施方式3: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或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的任一组合的气溶胶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可充电二次电池具有阳极和阴极、以及与阳极和阴极相接触的电解质,阳极和阴极分别包括钛酸锂和锂钴氧化物,并且电解质包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锂盐。
示例实施方式4: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或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的任一组合的气溶胶递送设备,其中电源还包括连接在可充电原电池和可充电二次电池之间的电容器。
示例实施方式5: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或任何前述示例实施方式的任一组合的气溶胶递送设备,其中电源还包括与可充电二次电池串联组合连接的电阻器,并且并联组合中的可充电原电池与该串联组合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战略控股公司,未经莱战略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8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