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光学组件以及用于探测环境光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08745.9 | 申请日: | 2018-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4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乌尔里希·巴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BCS汽车接口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1/04 | 分类号: | G01J1/04;G01J1/02;G01J1/42;G02B19/00;B60S1/08;G01N21/5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蒋静静 |
| 地址: | 德国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光学 组件 以及 用于 探测 环境 方法 | ||
一种电子光学组件(10),尤其用于探测环境光的传感器组件,所述电子光学组件具有反射面(16)、透镜体(12)和电子光学器件(14),尤其光接收器,其中器件(14)具有凹部(26),所述凹部具有:主透镜部段(35),尤其是带有凹形内壁的发散透镜部段(34);和带有凸形内壁的会聚透镜部段(36),其中会聚透镜部段(36)的内壁成形为,使得射束路径的穿过会聚透镜部段(36)传播至电子光学器件(14)的射束(SA)射到反射面(16)上,使得在反射面(16)上的入射角(α)大于或等于在反射面(16)上的全反射的临界角(θC)。此外,示出一种用于探测环境光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光学组件,尤其是用于探测环境光的传感器组件,以及一种用于借助于传感器组件探测环境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探测环境光的电子光学组件,尤其是用于交通工具的这种电子光学组件是已知的,所述电子光学组件测量在交通工具的周围环境中的环境光。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环境光传感器的这种传感器组件在图1中示出。传感器组件2通常具有透镜体4和光接收器6。
在透镜体4中,在朝向光接收器6的一侧上设有凹部8,所述凹部与透镜体4的相反的一侧形成透镜。所述透镜用作为发散透镜,使得光射束从非常大的角范围中穿过透镜体4聚焦到光接收器6上。
然而,透镜体4通常不仅用于将环境光聚焦到光接收器6上,而且还形成用于电子光学组件的其他功能,例如雨量传感器功能的透镜。为此,在所示出的实例中设有其他凹部9。由于凹部9,散射光SS折射到凹部8上进而进入到光接收器6中,由此妨碍光接收器6的测量。
为了有效地阻挡所述散射光,例如已知的是,使凹部8在一些部位处是不透光的,使得散射光SS无法到达光接收器6。
然而,所述解决方案在制造方面是耗费的,因为必须使凹部在准确的部位处不透光,例如通过施加不透光的薄膜。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光学组件以及一种用于借助于传感器组件探测环境光的方法,其中以简单的方式遮住从不期望的角范围射入的光,也就是说不到达光接收器。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电子光学组件,尤其用于探测环境光的传感器组件实现,所述电子光学组件具有反射面、透镜体和电子光学器件,尤其光接收器。透镜体具有环境侧、器件侧和透镜部段,其中在透镜部段中设有在透镜体中的从器件侧起始的凹部,所述凹部与反射面一起在透镜部段中形成用于电子光学器件的透镜。凹部具有:主透镜部段,尤其是带有凹形内壁的发散透镜部段;和带有凸形内壁的会聚透镜部段,其中会聚透镜部段的内壁成形为,使得射束路径的穿过会聚透镜部段传播至电子光学器件的射束射到反射面上,使得在反射面上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在反射面上的全反射的临界角。
在此,入射角,如常见那样,定义为在射入的射束和边界面上的垂直线之间的角度,所述垂直线在此即为反应面上的垂直线。全反射在此涉及空气和在反射面处的材料之间的边界面。反射面和凹部的内壁在此是由透镜部段形成的透镜的折射光的面。
主透镜部段能够是具有凹形内壁的发散透镜部段,然而也能够是作用为会聚透镜的部段,但是具有与会聚透镜部段不同的焦距。
本发明基于如下知识:为了遮住特定角范围不需要将凹部的特定部分遮暗或使其不透光,而是可以通过凹部的内壁的轮廓阻止来自特定角范围的到光接收器上的光射入。
为此,利用全反射的物理现象,其中充分利用:射束路径的在边界面上经受全反射的射束不具有在介质之外的任何份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CS汽车接口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未经BCS汽车接口解决方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8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