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8552.3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横仓修;信田知希;堀尾和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蓄电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4 | 分类号: | H01G9/04;H01G9/00;H01G9/012;H01G9/08;H01G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具有在芯部的表面具有多孔质部的阀作用金属基体、形成在上述多孔质部的表面的电介质层、以及设置在上述电介质层上的阴极层;阴极端子,与上述电容器元件的上述阴极层电连接;阳极端子,与上述电容器元件的上述芯部电连接;以及密封材料,覆盖上述电容器元件,上述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阀作用金属基体的形状为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状,在上述阴极端子设置具有沿着上述轴线方向的内壁面的凹部,在上述阴极端子的上述凹部配置至少一个上述电容器元件,上述电容器元件的上述阴极层与上述凹部的上述内壁面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固体电解电容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具备:金属粒子或导电性陶瓷粒子的多孔质烧结体;阳极,一部分进入到上述多孔质烧结体内;以及阴极,形成在上述多孔质烧结体的表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阳极导线构成阳极,从多孔质烧结体突出的阳极导线的各端部与阳极引线构件(阳极端子)电连接。
根据专利文献1,能够在宽的频带中使噪声除去特性提高,能够以高的响应性进行大容量的电力供给。此外,在使用了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电路中,能够谋求基板上的空间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155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考虑了如下的方法,即,代替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作为兼具多孔质烧结体以及阳极导线的功能的部件而使用在芯部的表面具有多孔质部的线状的阀作用金属基体,从而谋求部件件数的削减以及基于此的低成本化。在这样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在阀作用金属基体的多孔质部的表面形成了电介质层之后,在电介质层上设置阴极层,从而做成为电容器元件,并使该电容器元件的阴极层与阴极端子电连接。
但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由于使设置在线状的阀作用金属基体的阴极层和平面状的阴极端子连接,因此确保电容器元件与阴极端子的粘接强度变得困难。特别是,若阀作用金属基体的形状为圆柱状,则电容器元件与阴极端子的接触面积变小。若电容器元件与阴极端子的粘接强度下降,则在使用由树脂构成的密封材料对电容器元件进行密封时,由于树脂的流动,电容器元件变得容易从阴极端子剥离,因此电阻增大等电特性有可能劣化。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电容器元件与阴极端子的粘接强度,也可考虑经由大量的导电性粘接剂将电容器元件和阴极端子粘接的方法,但是若导电性粘接剂的量变多,则导电性粘接剂变得容易从密封材料泄漏,因此有可能产生泄漏不良。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作用金属基体的形状为线状的电容器元件与阴极端子的粘接强度优异的固体电解电容器。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具有在芯部的表面具有多孔质部的阀作用金属基体、形成在上述多孔质部的表面的电介质层、以及设置在上述电介质层上的阴极层;阴极端子,与上述电容器元件的上述阴极层电连接;阳极端子,与上述电容器元件的上述芯部电连接;以及密封材料,覆盖上述电容器元件,上述固体电解电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阀作用金属基体的形状为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状,在上述阴极端子设置具有沿着上述轴线方向的内壁面的凹部,在上述阴极端子的上述凹部配置至少一个上述电容器元件,上述电容器元件的上述阴极层与上述凹部的上述内壁面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上述阀作用金属基体的形状为具有曲面的柱状。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上述凹部的上述内壁面具有沿着上述阀作用金属基体的形状的曲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蓄电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蓄电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85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