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06602.4 | 申请日: | 201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中谷雅子;河地贵浩;山田亚由子;冈部昇;高木启治;前川奈津希;滨村健二;远矢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5/00 | 分类号: | B60C5/00;B60C1/00;B60C9/18;B60C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轮胎 带束层 胎面部 胎体 振动抑制 配置 轮胎轴 橡胶体 消音体 内腔面 胎侧部 胎圈部 胎圈芯 透气性 | ||
充气轮胎(1)具有:胎体(6),其从胎面部(2)起经由胎侧部到达胎圈部的胎圈芯;以及带束层(7),其配置于胎体(6)的半径方向外侧并且配置于胎面部(2)的内部。充气轮胎(1)具有:振动抑制橡胶体(30),其配置于胎体(6)与带束层(7)之间;以及消音体(20),其配置于胎面部(2)的内腔面。振动抑制橡胶体(30)的轮胎轴向上的宽度W1是带束层(7)的轮胎轴向上的宽度W2的60%~130%,消音体(20)的以JIS‑L1096为标准而测定的透气性为3.0cm3/cm2/s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胎面部的内腔面配置有消音体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抑制充气轮胎的行驶噪音的技术,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在胎面部的内腔面配置由海绵材料构成的消音体的充气轮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60626号公报
另一方面,作为充气轮胎爆胎时的修理方法,公知有使包含爆胎密封剂的爆胎修理液遍布内腔面来对爆胎孔进行密封的方法。
但是,当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配置有消音体的充气轮胎的爆胎修理中使用上述爆胎修理液的情况下,爆胎修理液会被消音体的气泡吸收,因此需要大量的爆胎修理液。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像以上那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抑制行驶噪音的同时通过少量的爆胎修理液进行爆胎修理的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充气轮胎,其具有:胎体,其从胎面部起经由胎侧部到达胎圈部的胎圈芯;以及带束层,其配置于所述胎体的径向外侧且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具有:振动抑制橡胶体,其配置于所述胎体与所述带束层之间;以及多孔质状的消音体,其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内腔面,所述振动抑制橡胶体的轮胎轴向上的宽度W1是所述带束层的轮胎轴向上的宽度W2的60%~130%,所述消音体的以JIS-L1096为标准测定的透气性为3.0cm3/cm2/s以下。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振动抑制橡胶体配置于所述胎体与所述带束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该充气轮胎具有冠带层,该冠带层配置于所述带束层的径向外侧且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内部,所述振动抑制橡胶体配置于所述带束层与所述冠带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该充气轮胎具有冠带层,该冠带层配置于所述带束层的径向外侧且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内部,所述振动抑制橡胶体配置于所述冠带层的轮胎径向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振动抑制橡胶体的轮胎径向上的厚度为0.3mm以上。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振动抑制橡胶体的硬度H1与配置于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的外侧的胎面橡胶的硬度H2之间的关系为,0.5≤H1/H2≤1.0。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消音体的密度为10kg~40kg/m3。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消音体的体积V1为轮胎内腔的整体体积V2的0.4%~30%。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所述消音体的拉伸强度为70kPa~115kPa。
在本发明的所述充气轮胎中,优选为,配置于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的外侧的胎面橡胶的0℃下的损失正切值tanδ为0.4以上,且70℃下的损失正切值tanδ为0.2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6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