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工件复合体的方法和工件复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5557.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4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B·贝维克;B·格吕克;R·基施纳;R·林达歇尔;D·奥佩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3/00;B23K101/00;B23K101/18;B23K101/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工件 复合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复合体(1)和一种用于制造工件复合体的方法,该工件复合体具有至少两个工件,其中,第一工件(2)和第二工件(3)在重叠结构中彼此相对定位并且通过热接合方法在接合区段(4)中在第一工件的端面(6)与第二工件的侧翼面之间构成角焊缝(5)。在构成角焊缝之前,第一工件至少在接合区段中设有邻接到端面上的压制部(7),因此,第一工件的厚度在端面的区域中降低,并且第一工件已经在产生压制部之前设有形式为防腐层的表面覆盖层(10),并且表面覆盖层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压制部的区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复合体、尤其用于车辆车身的工件复合体,以及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工件复合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轻型结构的范围中,在车辆工业中,金属板构件增强,在重量方面优化。已知,通过使用包括金属板工件的复合构件来实现重量减小,该金属板工件根据局部载荷增强。
这种增强例如通过增强金属板实现,这些增强金属板局部地在具有特别的载荷的区域中设置在基础金属板上。在所谓的拼板中,不同厚度或强度的金属板有目的地彼此安置并且彼此连接,因此产生具有局部变化特性的工件复合体。例如由文件DE102013211076A1已知一种形式为支撑后挡板的车身构件,该车身构件由一个中间件和至少两个侧件组成,所述中间件和侧件借助于焊接而接合。该中间件优选由具有比侧件大的材料厚度的金属板构成,该中间件构成为用于后盖锁的锁对应件。
在此,已知的方法和工件复合体被设置界限。具有大厚度差的金属板的热接合导致问题并且例如从一定的厚度差开始或者在不利的材料对中不能形成热接合。然而为了制造有目的地局部地增强的工件复合体,需要耗费的结构措施或者接合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如何能在工件复合体的设计中增大构造回旋余地。
该目的通过按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工件复合体的方法和按本发明的工件复合体来解决。
在按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工件复合体的方法中,该工件复合体具有至少两个工件,其中,将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在重叠结构中彼此相对定位并且通过热接合方法在接合区段中在第一工件的端面与第二工件的侧翼面之间构成角焊缝,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角焊缝之前,第一工件至少在接合区段中设有邻接到端面上的压制部,因此将第一工件的厚度在端面的区域中降低,并且第一工件已经在产生压制部之前设有形式为防腐层的表面覆盖层,并且表面覆盖层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压制部的区域中。
按本发明的工件复合体具有至少两个工件,在该工件复合体中,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在重叠结构中在接合区段中通过由热接合方法产生的角焊缝连接,并且角焊缝在第一工件的端面与第二工件的侧翼面之间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件至少在接合区段中设有邻接到端面上的压制部,使得第一工件的厚度通过压制部在端面的区域中降低,并且第一工件已经在产生压制部之前设有形式为防腐层的表面覆盖层,并且表面覆盖层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压制部的区域中。
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制造具有至少两个工件的工件复合体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第一和第二工件彼此相对定位并且通过热接合方法在接合区段中材料锁合地彼此接合。热接合方法可以涉及熔焊方法和/或钎焊方法。在熔焊中,待连接的接合对的材料被加热直到超过液相温度。两个工件的熔融液相发生混合并且在冷却之后凝固成材料锁合连接部。附加材料可添加至熔体。相反,在钎焊时,通过钎焊材料的熔化产生熔融液相。工件本身不加热到超过液相温度或者仅表面熔化。在凝固之后,与在熔焊时一样,产生工件的材料锁合连接部。对于具有明显不同的液相温度的工件复合体也能实现熔焊和钎焊的组合,例如在钢/铝复合体中在钢方面可以构成钎焊连接并且在铝方面可以构成熔焊连接,这也称为熔焊-钎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5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加工机及激光加工系统
- 下一篇:用于控制工具的致动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