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其中形成有不对称凹口的电极引线的袋形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4785.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朴鍾弼;金京昊;李敏雨;金橡熏;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50/574 | 分类号: | H01M50/574;H01M50/533;H01M50/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其中 形成 不对称 凹口 电极 引线 二次 电池 | ||
在此公开了一种袋形二次电池,该袋形二次电池包括具有其中正极和负极在它们之间插置有隔膜的状态下进行堆叠的结构的电极组件,其中在与电极组件的电极接片电连接的电极引线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不对称凹口,以便引起电极引线的断裂,引线膜附接至电极引线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以便增加电极引线与电池壳体之间的粘附力,并且引线膜包括第一引线膜和第二引线膜,第一引线膜位于电极引线中的以凹口为基准与电极组件容纳单元靠近的那部分电极引线处,第二引线膜位于电极引线中的伸出电池壳体之外的那部分电极引线处。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7月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17-0085693号的权益,通过引用将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在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其中形成有不对称凹口的电极引线的袋形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配置成在与电极接片连接的电极引线中形成有深度和宽度变化的凹口,使得电极引线在期望条件下容易断裂,以中断二次电池中的电流的流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存在各种二次电池,诸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这种二次电池已经用在诸如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用于存储过剩电力或新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存储装置、以及备用电力存储装置之类的需要高输出的大型产品中,而且还用在诸如数码相机、P-DVD、便携式电话、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便携式游戏设备(Portable Game Device)、电动工具(Power Tool)和电动自行车(E-bike)之类的小型产品中。
就电池的形状而言,对于足够薄以应用于诸如便携式电话之类的产品的棱柱形二次电池或袋形二次电池的需求非常高。就电池的材料而言,对于表现出高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和高输出稳定性的诸如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之类的锂二次电池的需求也非常高。
此外,基于其形状,这种二次电池可分为圆柱形电池单元、棱柱形电池单元和袋形电池单元。在这些电池单元之中,能够以高集成度堆叠的袋形电池单元具有较高的每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廉价且能够易于变形,吸引了相当大的关注。
另外,圆柱形电池单元和棱柱形电池单元使用电流中断装置(CID,CurrentInterrupt Device),电流中断装置利用当电池单元因电池单元的故障或电池单元的过充电而膨胀时电池单元中的压力增大的现象来物理地中断电池单元的串联连接。相比之下,袋形电池单元不包括这种构件。
因此,在由于电池单元的异常使用而导致在袋形电池单元中流动过电流的情况下,不能中断电池单元中的这种过电流的流动,由此电池可能爆炸。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在电池单元中进一步设置单独的装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电池单元的容量减小,这与制造大容量、高效率电池单元的趋势相悖。
与此相关,韩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0129763号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金属接片的电池,该双金属接片包括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其中在异常工作条件下,例如在高温下,双金属接片的上部和下部彼此不同地热膨胀,以切断电极引线。
韩国注册专利第1601123号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与电极接片连接的第一电极引线和与第一电极引线可分离地连接的第二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从电池壳体的内部延伸到外部,从而暴露出来,其中当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由于二次电池的异常状态而增大时,这些电极引线彼此分离,以便中断二次电池中的电流的流动。
韩国注册专利第1614434号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配置成,当由于二次电池中发生短路而导致在二次电池中流动过电流时,安装在二次电池中的电流流动路径上的连接构件快速断裂,以便中断二次电池中的过电流的流动,由此保证二次电池的安全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4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