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和门开关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04644.4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卡斯特罗·索摩查;马克·皮涅罗·卡斯特罗;哈维尔·费尔南德斯·科维安;胡安·卡洛斯·费尔南德斯·帕德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配件及组件科技系统有限公司(STAC) |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5/00;E05C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机构 | ||
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窗和门的开关机构,其用于可移动型材(1)侧部,可移动型材包括配件、传递杆、配件的滑道(2)和空心部(3)。机构包括容纳在空心部(3)中的壳体(4);通过轴(6)联接到壳体(4)的把手(5),把手绕轴旋转,并且把手包括圆形齿段(7),把手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可移位,在第一位置,把手(5)与壳体(4)齐平并且与可移动型材(1)的表面齐平,在第二位置,把手(5)布置成与可移动型材(1)的表面成一定角度,在第三位置,把手(5)处于与第一位置对称的位置;并且机构包括通过把手(5)的旋转而以线性方式移动的齿条(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和门开关机构。其可以包括在制造窗和门及其配件的技术领域中。
更具体地,本发明目的是一种开关机构,其中通常可见的元件(诸如把手)是隐藏的。所述元件容纳在窗或门的型材的空心部中,通过其改善了机构的美观性,并且在进行打开或关闭窗/门的运动时避免使用者与把手的基部接触的风险。
背景技术
窗和门包括称为“框型材”的固定型材和称为“扇型材”的可移动型材。使窗/门能够打开或关闭的所有主动元件位于可移动型材内。
当前,市场中已知的窗和门具有带把手和长插销的关闭系统。它们通常包括手动致动把手,以便将旋转运动传递到系统的位于可移动型材中的内部机构,在把手的情况下内部机构是传动箱,或者在长插销等的情况下内部机构是传递套。
通过把手传递的旋转运动由机构转换成平移运动,该机构能够在传动箱形式的可移动型材内和在长插销把手的基部处,均具有齿条和小齿轮系统。专利CH485099、DE1815345、DE3445170A1和EP0446566公开了所述系统。
然而,市场发展正走向部分隐藏在致动把手自身内的机构或隐藏在可移动型材内的机构。描述这种部分隐藏系统的文件中的一些是ES1148208U、1146109U、DE4231123A1、DE4238459A1、DE9418857U1、DE19541214C1、WO2015198171A1和EP1903165A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窗和门的机构,其被构造成容纳在窗/门的可移动型材的侧部中。由此,机构从窗/门的前视角看对于使用者完全不可见。以此方式,视觉影响几乎不存在且这有利于窗/门的极简主义美学。
窗/门的可移动型材包括内配件和传递杆,以便实现用于打开和关闭窗/门的对应的滑动。提出的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把手以及齿条,该至少一个把手以圆周运动移动,并且齿条因为把手的圆周运动而以线性运动移动。齿条位于窗/门的可移动型材的配件和传递杆的滑道上。
为了将把手的圆周运动传递到齿条的线性运动,把手是凸轮类型的且在一个端部(把手在该端部上旋转)处包括圆形齿段,该圆形齿段与齿条的齿啮合。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手的运动可以是线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施加到把手上的线性运动直接传递到齿条。
齿条可以是直接可移位的,或者齿条可以安装在移动的引导件上。在两种情况下,移位可以在可移动型材的配件和传递杆的滑道上进行。由此,线性运动传递到窗或门的使其能够打开或关闭的其他元件。
机构的元件容纳在可移动型材中,使得它们完全受到保护并隐藏在使用者的视野之外。机构包括容纳在型材的空心部中的壳体,并且在型材的空心部中也可以发现把手。由此,把手作为用于作用在机构上且在打开或关闭期间移动窗/门的元件也是隐藏的。更具体地,把手在可移动型材中与壳体保持齐平。
在本发明的机构中,把手在三个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对应于打开窗/门的选项中的一种,并且是把手的端位置中的一个,在该位置,把手与壳体齐平并因此与可移动型材齐平。
第二位置对应于中间位置,在该位置,把手能够用作旋钮,从而使用者在打开或关闭窗/门时更易于移动窗/门。在该第二位置,把手相对于可移动型材的侧部以一定角度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配件及组件科技系统有限公司(STAC),未经配件及组件科技系统有限公司(STA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4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