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编码RNA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03841.4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卉;李灿鹏;张亚平;刘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327;C12Q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rna 电化学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 一种非编码RNA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四氧化三铁纳米微球的制备
把三氯化铁水合物加入到乙二醇中形成澄清溶液,并加入乙酸钠和聚乙二醇,搅拌30~60分钟后,放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冷却到室温后得黑色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3O4纳米微球;
(2)金纳米粒子负载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将步骤(1)Fe3O4 纳米微球分散于超纯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后,依次加聚乙二醇400、柠檬酸三钠、氯金酸和抗坏血酸,搅拌,用磁铁分离后得到黑色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得到Au@Fe3O4复合物;
(3)金纳米粒子/磺酸化杯[8]芳烃/还原氧化石墨烯/电信号物质复合物的制备
将4-磺酸杯[8]芳烃水合物、氧化石墨烯分散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后调节pH值为7.0 ~12.0,回流反应后,离心,弃去上清液,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得到还原的氧化石墨烯-SCX8复合物;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SCX8复合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HAuCl4,搅拌、离心分离后弃去上清液,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得到Au@RGO-SCX8复合物;把Au@RGO-SCX8复合物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电信号物质,搅拌,离心分离得到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最后得到Au@RGO-SCX8-电信号物质复合物;
(4)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将Au@Fe3O4复合物超声分散在缓冲液Ⅰ中,并加入捕获探针,在4℃的条件下放置5~20小时,磁铁分离,然后在固体中加入缓冲液Ⅰ和己硫醇,固体在缓冲液Ⅰ中的浓度为0.5~3 mg/mL,己硫醇用来封闭非特异性位点,室温放置10~40 min后,用磁铁分离,在分离后固体中加入缓冲液Ⅱ和浓度范围在10-18 ~10-9 mol/L的目标RNA,分离后固体在缓冲液Ⅱ中的浓度是0.5~5 mg/mL;室温下放置1~2小时后磁铁分离,在分离的固体中依次加入信号探针、辅助探针和Au@RGO-SCX8-电信号物质复合物分散液,室温下放置1~2小时后磁铁分离,将固体分散在磷酸缓冲液中,取分散液滴于丝网印刷电极表面,并在电化学工作站上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或交流伏安法确定目标RNA的浓度和峰电流的关系,并获得电流强度与RNA浓度的标准曲线,进而完成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所述步骤(4)中Au@Fe3O4复合物在缓冲液Ⅰ中的浓度为0.5~3 mg/mL,捕获探针在缓冲液Ⅰ中浓度为0.5~10 μmol/L,己硫醇在缓冲液Ⅰ中浓度为1~5 mmol/L;
信号探针和辅助探针的初始浓度均为10~20 μmol/L,每1 mg分离的固体中各添加100~150 μL的信号探针和辅助探针;Au@RGO-SCX8-电信号物质复合物分散液的浓度为1~5 mg/mL,每1 mg分离的固体中添加1~1.5 mL的Au@RGO-SCX8-电信号物质复合物分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编码RNA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三氯化铁在乙二醇中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2%~0.5%,水热反应是在120~220℃下反应5~10小时,干燥是在60~100℃下处理6~10小时,乙酸钠与三氯化铁的质量比为3~6:1,聚乙二醇与三氯化铁的质量比为1:2~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编码RNA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乙二醇400、柠檬酸三钠、氯金酸、抗坏血酸的在超纯水中的浓度分别为0.10~0.25 mg/mL、1~5 mg/mL、2~6 mg/mL、1~6 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编码RNA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4-磺酸杯[8]芳烃水合物和氧化石墨烯在去离子水中的质量浓度均为0.1%~0.5%;HAuCl4在还原的氧化石墨烯-SCX8复合物分散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38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