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与网状缝线的间接附接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3637.2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9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G.A.杜马尼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科;邹宗亮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长缝 节段 多条纤维 网壁 第一端 大孔 缝线 附接 延伸穿过 组织整合 手术针 医疗器械 体内 引入 安置 | ||
一种医疗器械包括手术针、细长缝线和插入节段。所述细长缝线具有靠近所述针的第一端和远离所述针的第二端。所述细长缝线还包括多条纤维,其限定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网壁。多个孔隙延伸穿过所述网壁,其中至少一些在大于200微米的大孔尺寸范围内,以在引入体内时促进组织整合。所述插入节段被安置在所述细长缝线的任一端或两端与所述针之间并与其连接。所述插入节段包括所述多条纤维中的一条或多条纤维并且具有小于所述网壁的横截面尺寸的横截面尺寸,使得所述插入节段促进所述细长大孔网状缝线与所述针的间接附接。
本申请要求2017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5/825,960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强化闭合、防止缝线拉穿(pull-through)和/或抗感染的结构特征的网状缝线。
背景技术
手术的基础之一是使用缝线重置软组织,即将组织保持为所需构造直至其可愈合为止。原则上,缝合构成将高拉伸异物结构(环状缝线)引入分离的组织片中,以使那些组织片保持紧密靠近,直至可发生瘢痕形成为止,从而建立组织之间的连续性和强度。缝线首先提供全强度的修补,但之后随着组织愈合变为次要增强或多余的。直至组织愈合达到其最大强度的时间取决于用于接近的缝线,因此是一段对由于自然作用将组织拉开的力而导致的修补失效非常敏感的时期。
常规缝线提供在缝线材料的长度上延伸的圆形或单点横截面轮廓。此类缝线具有辐射对称的重要益处,其消除方向性定向,使得使用者(例如,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医学生等)在使用期间不必担心缝线的定向。然而,具有单点横截面的常规缝线的严重缺点在于,此类结构无法有效地分配力,相反,其主动将力集中在几何点(例如,在圆形前沿处的点),从而在轴向尺寸中产生锐边。在这些条件下,组织持续暴露于张力,增加几何点处的应力集中或锐边切穿组织的可能性。
最近,如美国专利第9,237,889号(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明确并入本文)所述,Gregory Dumanian博士已发明一种大孔网状缝线,其有利地影响身体的自然愈合反应,可抵抗常规缝线两倍量值的拉穿前负荷。这种大孔性促进整个缝线中、整个缝线周围和贯穿整个缝线的组织生长。
对于大多数应用,常规缝线的大小(例如,直径)小于1mm。针一般与标准缝线直接附接,且钻孔在与尖端相对的末端处产生间隔空隙。这个钻孔接收待直接附接的缝线的第一端。或者,将缝线放置(即模锻)至位于与尖端相对的针末端处的扁平或V形通道上,随后将所述通道弯曲或形成褶皱以实现针与常规缝线的第一端的直接附接。
大孔网状缝线远大于常规缝线。这产生了针附接的问题,因为所述大孔网状缝线的大小在1mm至5mm或更大的范围内。通过在远离针尖端的针末端处钻出孔或通道而实现的标准直接附接将需要远大于标准针的导入元件或套管针。与大孔网状物连接的大型导入元件或套管针的实例属于妇科悬带和胶带的领域。然而,显著更佳地,导入媒介(针)小于大孔网状缝线,以使组织创伤减小到最小。大孔网状缝线无需大孔,因为缝线在穿过组织期间塌缩。直接附接至较大针的网状缝线不仅会使外科医师使用困难且麻烦,且所需的较大针直径会在使用期间在组织中不必要地产生大孔,并因此在使用期间不必要地损伤正常组织。因此,本文中描述一种将网状缝线间接附接至标准大小的针的方法。例如,为了将网状缝线直接附接至常规手术针的孔或通道中,孔、通道和针本身将需要与网状缝线近似相同的尺寸。直接附接至较大针的网状缝线不仅会使外科医师使用困难且麻烦,且所需的较大针直径会在使用期间不必要地损伤正常组织。因此,本文中描述一种将网状缝线间接附接至标准大小的针的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3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