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和线圈状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02985.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头健司;林直毅;金子由利子;平冈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H3/08 | 分类号: | D06H3/08;D02G1/00;D06H1/02;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状纤维 表面颜色 缺陷部 纤维 检测器 比率关系 交替设置 成品率 圆筒状 中心轴 目测 长轴 制造 施加 扭转 检测 发现 | ||
1.一种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具备工序(a)和工序(b),
所述工序(a)中,对沿着纤维的长轴方向按照一定规则交替设置有多个第1区域和多个第2区域的所述纤维施加扭转,以具有圆筒状的线圈的形状的方式形成所述线圈状纤维,所述多个第2区域的表面颜色与所述多个第1区域的表面颜色不同,
所述工序(b)中,检测出在所述线圈的中心轴方向上,所述第1区域的长度与所述第2区域的长度的比率关系不满足所述一定规则的部位作为所述线圈状纤维的缺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工序(c),
所述工序(c)中,在所述工序(a)之后且所述工序(b)之前取得所述比率关系,判断取得的所述比率关系是否与基于所述一定规则得到的比率一致,
在所述工序(b)中,基于通过所述工序(c)得到的判断结果来检测所述缺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工序(c),
所述工序(c)中,在所述工序(b)之后将包含通过所述工序(b)检测出的所述欠缺部的所述第1区域切断,从所述线圈状纤维中除去包含所述缺陷部的所述第1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工序(d),
所述工序(d)中,将在所述工序(c)中除去所述缺陷部之后的所述线圈状纤维的端部彼此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工序(d),
所述工序(d)中,介由修补用线圈状纤维将在所述工序(c)中除去所述缺陷部之后的所述线圈状纤维的端部之间进行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还具备工序(c),
所述工序(c)中,在所述工序(a)之前沿着所述纤维的所述长轴方向按照所述一定规则将所述纤维着色,形成所述多个第1区域或所述多个第2区域中的任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状纤维的制造方法,
所述一定规则是指在所述长轴方向上,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长度和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长度以预先确定的比率形成。
8.一种线圈状纤维,
具备围绕长轴扭转的纤维,其具有圆筒状的线圈的形状,并且所述纤维沿着其长轴方向按照一定规则交替设置有多个第1区域和多个第2区域,所述多个第2区域的表面颜色与所述多个第1区域的表面颜色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状纤维,
所述长轴方向上的所述第1区域的长度为所述线圈的直径乘以1.5而得到的值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状纤维,
所述长轴方向上的所述第1区域的长度为所述线圈的直径乘以π而得到的值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10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状纤维,
所述第1区域由具有接合性的材料着色,
所述纤维以所述纤维的扭转不能解开的方式被所述材料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8~11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状纤维,
所述一定规则是指在所述长轴方向上,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长度和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纤维的长度以预先确定的比率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8~12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状纤维,
所述纤维通过加热而收缩,并通过放热而复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圈状纤维,还具备能够加热所述纤维的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配置在所述线圈状纤维的周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29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状纤维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 下一篇:碳纤维前体用油剂和碳纤维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