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01045.7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6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军;洪伟;沙桐;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过程 中的 退避 方法 装置 设备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之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该技术方案通过使周围监听的其它设备根据第一退避时间段和第二退避时间段进行分时段退避,当CTS发送失败时,仅需要根据第一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即可,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之后,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仍会根据监听到的RTS的NAV进行长时间避让导致的过保护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爆炸式的增长,用户对流量密度、网络容量、传输速率、时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Generation,5G)应运而生。5G网络面向新场景和新频段进行了新的空中接口的设计。另外,由于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大,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严峻,授权频段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资源丰富的非授权频段成为企业探索的目标。为了保证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公平共存,辅助授权接入技术中引入了基于空闲信道检测的载波侦听(Listen Before Talk,LBT)技术。
相关技术中,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成功后,会指示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退避较长的一段时间,但若接收设备周围的信道状况较差时,本次数据传输过程可能是未成功进行的,也即其它设备的退避是无效退避,从而导致过保护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CTS发送失败后,其它设备仍根据RTS NAV中的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的过保护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请求发送帧(Request To Send,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信道清除确认帧(Confirmation on Clear To Send,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信道清除帧(Clear To Send,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设备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CTS;
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包括:
发送设备在接收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RTS还包括:数据传输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用于供接收设备确定CTS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网络分配矢量(NetworkAllocation Vector,NAV)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1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