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钓逗钓线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9699.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史金鑫;孙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金鑫 |
主分类号: | A01K91/00 | 分类号: | A01K91/00;A01K93/00;A01K9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27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线组 浮标座 浮漂 台钓 子线 主线 本实用新型 依次设置 运动轨迹 钓鱼线 连接环 铅坠 下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钓逗钓线组。该台钓逗钓线组包括主线(1)和子线(2),主线(1)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子线连接环(11)、铅坠(12)、浮标座(13),所述主线(1)上设置支点浮漂(14),支点浮漂(14)位于浮标座(13)的上方,支点浮漂(14)为至少一颗七星漂。该台钓逗钓线组在拉动线组逗鱼时,浮标座能实现自然上升而后下沉至原有深度的运动轨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A01K91/00钓鱼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钓逗钓线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台钓线组如图1所示,包括主线(1)和子线(2),主线(1)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子线连接环(11)、铅坠(12)、浮标座(13),铅坠(12)、浮标座(13)的前后位置均设有用于定位的太空豆(15)。现有技术的台钓线组在逗鱼时有如下缺陷:拉动线组,浮标座会先下沉再上升至原有高度,从而出现了盲区,错过鱼就饵的瞬间,导致错过上鱼机会。拉动线组后浮标座会先下沉,发生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逗鱼时鱼竿往上抖动,由于鱼竿前端呈弧形下垂,加之湖水的阻力,铅坠处的受力可能是朝前、朝下的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台钓逗钓线组,其在拉动线组逗鱼时,浮标座能实现自然上升而后下沉至原有深度的运动轨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台钓逗钓线组,包括主线和子线,主线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子线连接环、铅坠、浮标座,所述主线上设置支点浮漂,支点浮漂位于浮标座的上方。
作为改进,所述支点浮漂为至少一颗七星漂。
作为改进,所述支点浮漂呈圆柱形。
作为改进,所述铅坠、浮标座、支点浮漂的前后位置均设有用于定位的太空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拉动时拉动线组逗鱼时,浮标座不会有下沉动作,没有信号盲区,可以及时发现鱼就饵的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台钓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点浮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点浮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线;11、子线连接环;12、铅坠;13、浮标座;14、支点浮漂;15、太空豆;2、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钓逗钓线组包括主线1和子线2,主线1的上端固定在鱼竿上,主线2的下端通过子线连接环11与子线2连接。主线1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子线连接环11、铅坠12、浮标座13、支点浮漂14,支点浮漂14位于浮标座13的上方。铅坠12、浮标座13、支点浮漂14的前后位置均设有用于定位的太空豆15。
现有技术中的台钓逗钓线组一般设有8颗太空豆,具体的太空豆15可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原有线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颗支点浮漂14和一颗太空豆15。钓大鱼时,饵料也较重,可适当增加支点浮漂14的数量。
作为优选,支点浮漂14呈圆柱形,如图3所示。支点浮漂14也呈橄榄形,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金鑫,未经史金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9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鱼线绕线盘
- 下一篇:一种自带配重的阿波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