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及包括其的输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6942.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贝贝;邱云良;魏丽萍;钱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鼠 颈静脉 自身 插管 组件 包括 输液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及包括其的输液系统,用于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用于连接在给药组件与大鼠颈静脉之间,其包括导流管、底座和垫片,导流管用于连接并连通于给药组件与大鼠颈静脉之间,导流管中用于连接于给药组件的一端穿设于并延伸出底座,底座中远离给药组件的一端和垫片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瞬干胶粘合。本实用新型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瞬干胶将底座与垫片粘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物相容性一般的粘合材料气味刺鼻,影响制作者健康,固化后硬度大,异物感强,易引发伤口感染,生物相容性差的粘合材料会对动物伤口产生刺激,从而引发伤口感染,使伤口难以愈合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及包括其的输液系统。
背景技术
大鼠自身给药实验是建立大鼠成瘾模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新药非临床依赖性安全评价中可信度最高的一种方法,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检测方法能像自主给药实验那样具有非常可观的预测有效性和准确性。大鼠自身给药实验通过颈静脉插管手术,建立了将可获得的药物直接与颈静脉相连的静脉注射模型,大鼠通过主动按压踏板或者鼻触,获得从颈静脉进入的药物,如若该药物具有成瘾性,则大鼠就会维持其踏板或者鼻触行为,从而形成自身给药行为。自身给药实验时长都会长达几周甚至数月之久,如若插管不在静脉内或者发生堵管、漏液问题,就导致药物无法正常打入静脉,进而导致了实验的终止,所以静脉插管手术是该实验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技术。因为大鼠每日仅会在实验箱进行约1~6h的实验,而其余时间大鼠都会放回饲养笼,故插管固定装置能够满足大鼠放回饲养笼自由活动时,插管不易被大鼠破坏;能够与自身给药实验箱的输液导管末端连接稳固,且拆卸容易,易于实验人员操作;由于是静脉给药,需尽可能保持插管的洁净度,防止造成大鼠的全身感染;手术操作技术易掌握,不易引发感染;插管维护方便,即每日用肝素进行通管方便,以防止堵管。
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中底座与垫片采用牙托材料进行粘合,牙托材料采用牙托水和牙托粉现场调和而成,其中牙托水的主要成分是甲基丙烯酸甲酯,气味非常刺鼻,非常容易给制作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引发人体中毒及其他疾病,且生物相容性一般、固化后硬度大,异物感强,容易对大鼠伤口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刺激,从而容易使伤口感染。另一种常见的固定方式是采用热熔胶加以粘合固定,虽然操作简单方便,但是由于热熔胶生物相容性太差,对大鼠伤口产生连续性的刺激,使伤口反复感染,从而导致动物伤口难以愈合。
综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生物相容性一般的粘合材料气味刺鼻,影响制作者健康,固化后硬度大,异物感强,易引发伤口感染,生物相容性差的材料对大鼠伤口产生刺激,引发伤口感染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物相容性一般的粘合材料气味刺鼻,影响制作者健康,固化后硬度大,异物感强,易引发伤口感染,生物相容性差的材料对大鼠伤口产生刺激,引发伤口感染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及包括其的输液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用于连接在给药组件与大鼠颈静脉之间,其特点在于,所述用于大鼠颈静脉自身给药的插管组件包括导流管、底座和垫片,所述导流管用于连接并连通于所述给药组件与所述大鼠颈静脉之间,所述导流管中用于连接于所述给药组件的一端穿设于并延伸出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中用于远离所述给药组件的一端和垫片采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瞬干胶粘合。
在本方案中,当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在给药组件上,另一端连接在大鼠上时,药物由给药组件传入导流管,再由导流管的引导,输入大鼠颈静脉内,完成给药。导流管的一端穿设于并延伸出底座用于与给药组件连接,通过底座和垫片的粘合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和垫片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瞬干胶进行粘合,减小大鼠的异物感,不会引发大鼠伤口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6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式摩擦型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