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部提升美容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3769.7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4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纪青琳;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青琳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针体 左端 圆弧状 盲孔 本实用新型 弹性凸片 面部提升 上线槽 中轴线 针尖 美容 医疗器械领域 圆弧形线槽 圆柱状针体 对称设置 方向对称 针体前端 手柄 上侧面 网格状 下线槽 圆弧型 上端 竖直 通孔 凸片 线孔 向内 开口 体内 封闭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面部提升美容针,包括圆柱状针体,针体左端设有手柄,针体右端设有针尖,其特征在于针体上、下两端沿针体中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上线槽和下线槽,针尖包括对称设置且向内弯曲的圆弧型前弹片和后弹片,前弹片左端和后弹片左端分别与针体前端部固定连接,前弹片和后弹片右端相接触但并不连接,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封闭的线孔,所述针体内沿针体中轴线方向设有左端开口的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片,弹片右侧设有圆弧状弹性凸片,盲孔右侧上端的针体上设有与圆弧状凸片相配合的通孔,圆弧状弹性凸片上侧面上设有与上线槽相连通的圆弧形线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网格状脸部提升,便于操作,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适用于网格状脸部提升的面部提升美容针。
背景技术
面部组织下垂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容貌,面目提拉是许多女心保留青春的方法。目前常用通常采用单根带齿线提升均是采用单向齿带带动周围组织,在面部运动时,容易造成齿状线滑脱而影响后期效果。实施单根带赤线提升手术时,常常采用的美容引导针仍然是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2877575Y,公开(公告)日为2007年03月14日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美容外科手术的面部提紧手术导引针,它具有前端呈圆钝状且中心设有通孔的椭圆形针体,其针体的后部带有手柄,在针体与手柄的相接处于一侧设置有与针体中心孔相连通的进线孔,在针体的表面设置有长度刻线。
但是,作为一种美容手段,单根线提升很难达到一整块整形组织提升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面部提拉时,最好可以横向、纵向同时固定和提升,组织网格式固定在提升的位置上,持久而牢固。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进行网格式提拉专用的的美容引导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只在提供一种适用于网格状脸部提升面部提升美容针。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部提升美容针,包括圆柱状针体,针体左端设有手柄,针体右端设有针尖,其特征在于针体上、下两端沿针体中轴线方向对称设有上线槽和下线槽,针尖包括对称设置且向内弯曲的圆弧型前弹片和后弹片,前弹片左端和后弹片左端分别与针体前端部固定连接,前弹片和后弹片右端相接触但并不连接,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封闭的线孔,所述针体内沿针体中轴线方向设有左端开口的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片,弹片右侧设有圆弧状弹性凸片,盲孔右侧上端的针体上设有与圆弧状凸片相配合的通孔,圆弧状弹性凸片上侧面上设有与上线槽相连通的圆弧形线槽,弹片进入盲孔后,圆弧状凸片被压平直至弧度变小,继续往右推直至圆弧状凸片到达通孔出,由于在通孔处圆弧状凸片上端没有压力,会使得凸片凸起,形成前后方向上水平穿针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通孔为方形孔,其长度大于圆弧型弹性图片的直径,其宽度宽度不小于圆弧状弹性凸片宽度的1倍、上线槽的宽度的1.2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柄内设有与盲孔相联通的弹片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片在圆弧状凸片不受压的情况下,其长度不小于手柄和针体之和。
本实用新型所述针体上设有刻度线,以方便医生了解退针时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线槽、下线槽、圆弧型线槽的宽度、深度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线孔方向提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孔方向提示单元可以为贴纸、与线孔方向一致的凸起或凹槽,以便与了解皮下美容针线孔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青琳,未经纪青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3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线雕整形手术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医用穿刺器的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