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梁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3531.4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李占先;刘小果;路刚;李腾;刘明才;姚洪瑞;韩仲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梁 支撑 第一端 梁架 巷道 本实用新型 操作调节 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 水平基准 组件包括 水平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架组件。该梁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连接梁和调节部,第一支撑部用于与巷道的第一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撑部用于与巷道的第二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对地设置,连接梁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部相连接,连接梁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连接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部,以通过操作调节部改变连接梁的第一端与连接梁的第二端之间的相对高度。通过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设置连接梁,并在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上设置调节部,通过调节部来调节连接梁的两端的相对高度,这样设置可以对连接梁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保证了连接梁的水平基准,进而便于在连接梁上安装其他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工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梁架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巷道中需要通过在巷道的上方设置连接梁,通过连接梁以安装吊葫芦等其他设备。
然而,巷道的两侧壁在搭建连接梁过程中,因巷道两侧的安装面难以准确定位搭建点,导致连接梁的难以保持水平,且不可调节连接梁两边的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架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巷道的连接梁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梁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用于与巷道的第一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用于与巷道的第二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对地设置;连接梁,连接梁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部相连接,连接梁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调节部,连接梁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部,以通过操作调节部改变连接梁的第一端与连接梁的第二端之间的相对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包括:支撑本体,支撑本体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定位孔,连接梁的端部通过第一连接孔与支撑本体相连接,连接梁的端部将至少部分的定位孔的开口覆盖,以通过定位孔操作连接梁的端部调节连接梁的端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连接梁包括:连接梁本体,连接梁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对应地设置;凸起,连接梁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起,凸起用于将至少部分的定位孔的开口覆盖。
进一步地,支撑本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容纳部,凸起设置于第一容纳部内,第一容纳部的底壁开设有定位孔,以通过定位孔操作凸起移动以带动支撑本体的端部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调节部包括:顶起件,顶起件可活动地穿设于定位孔内,顶起件的第一端与凸起相抵接,操作顶起件的第二端用于带动凸起移动,以使支撑本体的端部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支撑本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容纳部,支撑本体的下部开设有第二容纳部,第二容纳部与第一容纳部相对地设置,定位孔将第一容纳部与第二容纳部相连通,顶起件的第二端可活动地位于第二容纳部内。
进一步地,定位孔为多个,多个定位孔沿支撑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第一连接孔为多个,多个连接孔沿支撑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梁的中部开设有吊孔。
进一步地,凸起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为H型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设置连接梁,并在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上设置调节部,通过调节部来调节连接梁的两端的相对高度,这样设置可以对连接梁的水平度进行调节,保证了连接梁的水平基准,进而便于在连接梁上安装其他部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3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溶区断层破碎带隧道涌水治理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煤矿透水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