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医用脉枕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72204.7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9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英;徐艳;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枕 滑动安装 滑槽 本实用新型 消毒薄膜 顶端面 固定带 盖板 弹簧 内开 嵌入 箱体顶端面 卫生环境 携带方便 储物盒 固定架 内固定 左边界 握把 缝制 焊接 背离 中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医用脉枕,包括脉枕本体、箱体和消毒薄膜,所述箱体顶端面安装有盖板,且盖板上嵌入固定有握把,所述箱体内滑动安装有储物盒,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滑槽,所述脉枕本体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脉枕本体背离滑槽的一端嵌入固定有固定架,所述脉枕本体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面焊接有限位板,所述消毒薄膜滑动安装在脉枕本体的顶端面,所述脉枕本体上缝制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本实用新型具备结构简单,次哦啊左边界,携带方便和保持脉枕的卫生环境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医用脉枕。
背景技术
中医医用脉枕是指:诊脉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是中医用来诊断病症的一种主要参照手段,因为人体的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邪气盛则脉实,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但是,现有的中医用脉枕,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出诊时,携带不方便,且功能性单一,在使用时病人经常会紧张造成出汗,汗液滴落到脉枕上,这样会将脉枕污染影响下一位病人把脉卫生,实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医用脉枕,具备结构简单,次哦啊左边界,携带方便和保持脉枕的卫生环境的优点,解决现有的中医用脉枕,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出诊时,携带不方便,且功能性单一,在使用时病人经常会紧张造成出汗,汗液滴落到脉枕上,这样会将脉枕污染影响下一位病人把脉卫生,实用性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医用脉枕,包括脉枕本体、箱体和消毒薄膜,所述箱体顶端面安装有盖板,且盖板上嵌入固定有握把,所述箱体内滑动安装有储物盒,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滑槽,所述脉枕本体滑动安装在滑槽内,且脉枕本体背离滑槽的一端嵌入固定有固定架,所述脉枕本体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面焊接有限位板,所述消毒薄膜滑动安装在脉枕本体的顶端面,所述脉枕本体上缝制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端面焊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架以箱体呈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弹簧共设有四个,且四个弹簧与凹槽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消毒薄膜通过限位板限位固定,且限位板大小和消毒薄膜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带上缝制有卡块套作,第一固定带上嵌入固定有长度调节器,第一固定带上缝制有卡块,且卡块通过卡块套作限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箱体,达到了中医医用脉枕使用时,医护人员需要外出出诊时,操作人员通过储物盒内放置进医护需要用品后,将盖板打开后,将储物盒滑动放置进箱体内后关闭盖板,通过提拉握把可将箱体移动,方便外出进修出诊,达到后将脉枕本体从滑槽内滑动取出,可对病人进行诊断,使中医医用脉枕使用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外出进修出诊,同时方便进行收纳。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脉枕本体,达到了中医医用脉枕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消毒薄膜放置在脉枕本体上后,通过拉动限位板,将消毒薄膜放置在限位板下端面,通过松开限位板,限位板在弹簧的拉力下进行复位,对消毒薄膜进行限位,通过消毒薄膜防止病人出汗对脉枕本体污染,同时使消毒薄膜得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固定更加牢固,同时病人将手臂放置在脉枕本体上后,操作人员通过拉动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放置在病人手臂上,通过将卡块卡接进卡块套作内对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进行固定,防止病人在无意识情况下移动造成诊断困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中医院,未经遵义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722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