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带梯的导轨和对重装置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8940.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B17/12 |
代理公司: | 32293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重装置 导轨结构 导轨支架 立式支柱 背包架 轿厢 导靴 井道 卡接 本实用新型 垂直向导槽 布置结构 轨道布置 水平支承 垂直向 导轨 钢带 固接 相向 制作 电梯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带梯的导轨和对重装置布置结构,其使得对重装置的轨道和轿厢运行的轨道布置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得电梯的制作成本低。其包括轿厢、背包架、对重装置,所述轿厢固接于所述背包架的水平支承架,所述背包架两根立式支柱的相向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导靴结构,井道的垂直向空间内布置有导轨支架,所述导轨支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结构,对应侧的所述立式支柱分别布置于对应的所述导轨支架的外侧,所述立式支柱分别通过导靴结构卡接对应的第一导轨结构,所述导轨支架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轨结构,对重装置的两侧分别通过垂直向导槽卡接对应的第二导轨结构,所述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带梯的导轨和对重装置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结构,其包括有独立的对重装置、轿厢,轿厢固装于托架上,托架和对重装置均需要设置独立的垂直向运行轨道,其使得轨道的设置复杂,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轨道排布,使得电梯的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带梯的导轨和对重装置布置结构,其使得对重装置的轨道和轿厢运行的轨道布置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得电梯的制作成本低。
一种钢带梯的导轨和对重装置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轿厢、背包架、对重装置,所述轿厢固接于所述背包架的水平支承架,所述背包架两根立式支柱的相向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导靴结构,井道的垂直向空间内布置有导轨支架,所述导轨支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结构,对应侧的所述立式支柱分别布置于对应的所述导轨支架的外侧,所述立式支柱分别通过导靴结构卡接对应的第一导轨结构,所述导轨支架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轨结构,对重装置的两侧分别通过垂直向导槽卡接对应的第二导轨结构,所述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对重装置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用于连接钢带;
所述背包架的水平支承架位于所述轿厢的顶部,所述水平支承架固接于所述轿厢的顶部;
所述第二导轨结构和所述轿厢的垂直向平面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导轨结构和轿厢的垂直向平面距离,确保整个轿厢升降的舒适性。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在导轨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导轨结构、第二导轨结构,使得对重装置的轨道和轿厢运行的轨道布置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得电梯的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轿厢1、背包架2、水平支承架21、立式支柱22、对重装置3、井道4、导轨支架5、第一导轨结构6、第二导轨结构7、垂直向导槽8、第一导轮9、导靴结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钢带梯的导轨和对重装置布置结构,见图1:其包括轿厢1、背包架 2、对重装置3,轿厢1固接于背包架2的水平支承架21,背包架2两根立式支柱22的相向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导靴结构10,井道4的垂直向空间内布置有导轨支架5,导轨支架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结构6,对应侧的立式支柱22分别布置于对应的导轨支架5的外侧,立式支柱22分别通过导靴结构10卡接对应的第一导轨结构6,导轨支架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导轨结构7,对重装置6的两侧分别通过垂直向导槽8卡接对应的第二导轨结构7,对重装置6位于井道4内布置。
对重装置3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导轮9,第一导轮9用于连接钢带;
背包架2的水平支承架21位于轿厢1的顶部,水平支承架21固接于轿厢1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8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