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67247.6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7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查堃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亿特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都春燕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围板 待焊接件 焊接工装 本实用新型 挡板 底支撑座 工作位 开口 金属加工技术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定位组件 焊接位置 焊接件 开口处 可转动 工装 折型 焊接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工装,适用于折型的待焊接件,所述焊接工装包括底支撑座、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底支撑座上的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的第一侧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的第二侧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围板的第一侧上可转动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工装还包括用以对所述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焊接工装适用于具有特定形状的待焊接件,能方便的对待焊接件进行定位,待焊接件不易移动,使焊接位置更加准确,提高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电阻焊是将待焊接件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并通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将其加工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的一种方法。电阻焊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焊接质量好,焊接过程中无噪声和有害气体,劳动条件好,无需填充材料和保护气体,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宜大量生产。
由于电阻焊的焊接过程进行的很快,若焊接时由于某些工艺因素发生波动或焊接定位不准确,对焊接质量的稳定性有影响时往往来不及进行调整。因而首先需要确保待焊接件能很好的定位,同时需要防止焊接过程中待焊接件移动。对于一些形状复杂且不规则的待焊接件,更需要开发合适的焊接工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焊接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工装,适用于折型的待焊接件,所述待焊接件具有一体成型的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倾斜状过渡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的第一顶板以及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的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具有盖设在部分的所述第一顶板上用以与所述第一顶板相接的折型焊接部,所述第一顶板正对所述折型焊接部的位置设有便于焊接的凸点,所述焊接工装包括底支撑座、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底支撑座上的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的第一侧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的第二侧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围板的第一侧上可转动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当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围板的外侧翻转,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之间的所述第一开口构成供所述待焊接件进入的入口;当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挡板架设在所述第二围板上,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一开口关闭;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用以支托所述第一顶板的第一电极以及可上下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折型焊接部上方的第二电极,所述工装还包括用以对所述待焊接件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用以对所述第一侧板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件、用以对所述第二侧板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件、用以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底板相连的部位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件、用以对所述过渡板进行定位的第四定位件、用以对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相连的部位进行定位的第五定位件以及用以对所述第二顶板进行定位的第六定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待焊接件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三定位件、所述第四定位件、所述第五定位件和所述第六定位件相贴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定位件上设有折性的定位槽,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顶板配合的卡设在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围板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五定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围板的侧面相连;所述第三定位件和所述第四定位件安装在所述底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工装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围板相连的定位板,所述第六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且抵持在所述待焊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定位件为圆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亿特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亿特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7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歧管出气端定位组件
- 下一篇:一种客车侧舱门焊接工装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