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的抗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7130.8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尧;杨健;林江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继电器机构 继电器外罩 拱起部 固定部 弹性缓冲件 抗振结构 抗振 本实用新型 弹性抵触 抗振机构 控制要求 一端连接 装配过程 固定的 球弧形 压缩量 自由端 缓冲 内腔 外罩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的抗振结构,包括继电器机构、继电器外罩以及设置在继电器机构和继电器外罩之间的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包括相连的固定部和弹性拱起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继电器机构上,起到固定的作用,弹性拱起部的顶部还设有一球弧形的接触苞,并通过该接触苞弹性抵触于继电器外罩上,实现缓冲抗振的效果,弹性拱起部的一端连接固定部,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种结构解决了抗振机构在继电器内腔自由移动的问题,同时,该结构的压缩量可设计得更大,装配过程中,可放宽外罩与继电器机构之间距离尺寸的控制要求;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抗振效果好,且不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抗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外军用航空、航天继电器制造企业为保证继电器满足高强度的冲击、振动要求,通常在继电器内部机构的顶部增加防振套管或抗振弹片。继电器外罩装入时,防振套管或抗振弹片压缩于继电器机构与外罩之间的缝隙,依靠形变产生弹力,固定继电器机构。该类抗振机构在继电器内腔呈未固定的自由状态。防振套管结构与装配形式如图1、图2所示,抗振弹片结构与装配形式如图3、图4所示。
如图1、图2所示的防振套管结构:首先,由于防振套管1’垫入继电器机构10与外罩20之间需要手工定形,装配效率较低;其次,因防振套管1’的厚度较薄,为保证两侧的防振套管1’有充足的压缩量,继电器机构10侧面与外罩20之间的距离尺寸需严格控制,装配难度较高;再者,防振套管1’在继电器机构10与外罩20之间处于自由状态,若压缩量不足,容易在继电器内部自由移动,检测时容易引起机械噪声不良,甚至可能影响继电器动作。
如图3、图4所示的抗振弹片结构:首先,受继电器整体高度尺寸的限制,其继电器机构10与外罩20之间间隙较小,抗振弹片2’的厚度和压缩高度不足,压缩后产生的固定力不足,抗振效果差;其次,抗振弹片2’为片状机构,且装配于继电器机构10的顶部,容易干涉继电器的转轴或复原弹簧,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抗振机构装配效率低、尺寸控制要求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继电器的抗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抗振效果好,且不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等特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继电器的抗振结构,包括继电器机构、继电器外罩以及设置在继电器机构和继电器外罩之间的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相连的固定部和弹性拱起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继电器机构上,弹性拱起部向上拱起并弹性抵触于继电器外罩上,所述弹性拱起部的一端连接固定部,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拱起部的顶部还设有一球弧形的接触苞,并通过该接触苞弹性抵触于继电器外罩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苞由弹性拱起部一体冲压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拱起部的自由端还向上翘起形成一翘起部,所述翘起部与弹性拱起部的自由端之间呈圆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拱起部呈“∧”形结构,其顶部呈圆弧形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件设有多个,并均匀分布于继电器机构和继电器外罩之间。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弹性缓冲件包括相连的固定部和弹性拱起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继电器机构上,起到固定的作用,弹性拱起部向上拱起并弹性抵触于继电器外罩上,实现缓冲抗振的效果,所述弹性拱起部的一端连接固定部,另一端为自由端,其自由端在弹性拱起部受挤压时进行伸缩卸力,防止压缩量过大导致弹性拱起部产生塑性变形。该种结构解决了抗振机构在继电器内腔自由移动的问题,同时,该结构的压缩量可设计得更大,装配过程中,可放宽外罩与继电器机构之间距离尺寸的控制要求;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简便,抗振效果好,且不影响继电器正常工作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密封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7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碗型限位垫圈
- 下一篇:一种空气弹簧气囊及空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