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消声器气密性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5742.3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涛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汽车消声器 连接支架 驱动轨道 臂机构 气密性 检测 气密性检测设备 机台 本实用新型 驱动基座 充气泵 充气嘴 水池 直观 固定连接支架 气密性好 升降连接 支架臂 转换 充气 精密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消声器气密性的设备,包括汽车消声器气密性检测设备本体、连接支架臂机构,在汽车消声器气密性检测设备本体上设有机台、检测水池、驱动轨道槽、驱动轨道、充气泵、固定连接支架臂、升降连接支架臂、充气嘴、连接支架臂机构,在机台上方的驱动轨道内安装有驱动基座,驱动基座带动连接支架臂机构在驱动轨道的内部移动,连接支架臂机构上的充气嘴与消声器的两端精密连接,将消声器放到检测水池后充气泵向消声器的内部充气,如果出现气泡说明消声器的气密性不好,未出现气泡则说明消声器的气密性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转换法对消声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将不可直观看到的现象转换成能够直观展现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消声器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消声器气密性的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用消声器存在多种失效模式,其中焊接不良导致的泄露问题最为典型,消声器加工完成后要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不合格,查找漏点补焊。根据测试手段不同,气密性检测分为两类:一类是目测法,即将充压的消声器浸入水中,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另一类为仪器法,即将充压的消声器与压力传感器相连,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判断工件是否有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消声器气密性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检测汽车消声器气密性的设备, 包括汽车消声器气密性检测设备本体、连接支架臂机构,所述汽车消声器气密性检测设备本体上设有机台,所述机台的内部中央设有检测水池,所述检测水池的一侧设有第一传送带,检测水池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机台的上方设有支架,支架的底端与机台的四个角处焊接连接,机台上方两侧的支架之间设有驱动轨道,所述驱动轨道上设有驱动基座,驱动基座的底部两侧安装在驱动轨道上,所述驱动基座的上方中央设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的两侧对称设有驱动电机安装支架,驱动电机安装支架焊接在充气泵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支架上设有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A通过螺丝固定在驱动电机安装支架的中央,所述驱动电机A的转轴在竖直方向贯穿驱动基座,所述驱动基座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对称设有连接支架臂机构,连接支架臂机构与驱动电机A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基座的内部中央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对称设有驱动电机C,驱动电机C的转轴向外,所述驱动电机C上设有齿轮,所述驱动基座的两端设有滚轮,滚轮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安装在驱动基座的内部,所述驱动基座的底部设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臂机构上设有固定连接支架臂,固定连接支架臂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卡脚,固定连接支架臂顶端中央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A连接头,所述固定连接支架臂的顶端内侧设有连接孔,所述驱动电机C的转轴与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支架臂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卡脚,第二卡脚与固定连接支架臂的底端两侧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连接支架臂的下方外侧设有升降连接支架臂,升降连接支架臂的内部中央设有连接滑槽,连接滑槽的一侧设有导气管,所述升降连接支架臂的底端内部设有充气嘴,导气管的一端与充气嘴固定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充气泵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轨道的内部中央设有驱动轨道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连接支架臂机构上的充气嘴与消声器的两端精密连接,将消声器放到检测水池后充气泵向消声器的内部充气,如果出现气泡说明消声器的气密性不好,未出现气泡则说明消声器的气密性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转换法对消声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将不可直观看到的现象转换成能够直观展现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消声器气密性检测设备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基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连接支架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涛,未经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5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漏液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消防钢瓶的气密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