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烷基化反应精馏系统的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5420.9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乔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桐表面活性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26;F28F9/22;F28F9/24;B01D3/32 |
代理公司: |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束 管箱 筒体 道生油出口 带颈对焊法兰 道生油进口 卧式再沸器 鞍式支座 互相连接 端开口 短节管 生油 使用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 烷基化反应 热效率 换热装置 精馏系统 密封垫片 输送管道 筒体内腔 物料出口 法兰面 可拆卸 拆下 伸入 进口 出口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烷基化反应精馏系统的换热装置,包括卧式再沸器和道生油输送管道,卧式再沸器包括管箱、筒体、换热管束、鞍式支座,管箱的端开口部与筒体的端开口部通过带颈对焊法兰互相连接,换热管束安装于管箱中并伸入至筒体内腔中,鞍式支座设于筒体的外侧底部,在管箱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道生油进口和出口,道生油进口与换热管束的进口相对接,道生油出口与换热管束的出口相对接,在筒体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物料出口和进口,在道生油出口管道上设有一段可拆卸短节管,短节管与道生油出口管道采用带颈对焊法兰互相连接,并在法兰面设有钢质密封垫片。本装置在长期使用后可将换热管束定期拆下清洗,换热效率高且使用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烷基化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烷基化反应精馏系统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氢氟酸烷基化没有废酸再生问题,国内生产烷基苯的烷基化反应装置主要是采用氢氟酸烷基化法。在烷基化反应精馏系统的汽提段使用一台再沸器,并使用道生油进行加热,在再沸器的壳程中流通含有一部分的氢氟酸的物料,由于氢氟酸对壳程的腐蚀性,加之现有的壳程结构,使得壳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氟化物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再沸器的传热系数及换热面积,从而影响换热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能耗。另外,道生油又称导热油,是联苯与联苯醚的混合物,是一种危险可燃物品,在正常使用中没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但在340℃的工作温度下,它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可爆炸,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可燃。因此,道生油的输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密封性。为了克服现有的汽提段设备结构所存在的缺陷,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用于烷基化反应精馏系统的换热装置以满足烷基苯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紧凑、制造成本低且安全性能高的用于烷基化反应精馏系统的换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烷基化反应精馏系统的换热装置,包括卧式再沸器和道生油输送管道,卧式再沸器包括管箱、筒体、换热管束、鞍式支座,管箱的长度比筒体长度短,管箱的端开口部与筒体的端开口部通过带颈对焊法兰互相连接,在管箱的内腔设置有换热管束的安装部,将换热管束固定安装于安装部中,换热管束贯穿管箱的端开口并伸入至筒体内腔中,鞍式支座设置于筒体的外侧底部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卧式再沸器,在管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道生油进口和出口,道生油进口与换热管束的进口相对接,道生油出口与换热管束的出口相对接,在筒体的顶部两侧各开设有一个物料出口,在筒体的底部中间开设有一个物料进口,道生油输送管道与道生油进口和出口以及物料输送管道与物料进口和出口均采用带颈对焊法兰互相连接,道生油输送管道包括道生油进口管道和道生油出口管道,在道生油出口管道上设有一段可拆卸短节管,短节管与道生油出口管道采用带颈对焊法兰互相连接,并在法兰面设有钢质密封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短节管设置于道生油出口管道的端部,短节管的一端采用带颈对焊法兰连接管箱上的道生油出口,另一端采用带颈对焊法兰连接道生油出口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 所述短节管的长度为0.5-2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换热管束包括管板、U型换热管组、多个折流板、支持板,管板为一圆环形的板件,在管板的外端部凸出设有一对相对立的定位块,管板通过定位块套设于位于管箱内侧壁的安装部中,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U型换热管组的开口部套设于通孔中,U型换热管组的尾部通过支持板进行定位,所有折流板平行套设于U型换热管组上,折流板与管板相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伸入至筒体内腔中的换热管束长度是筒体长度的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管箱的长度是筒体长度的1/8-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管箱和筒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U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桐表面活性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桐表面活性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5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废水余热回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焦炉用纳米涂层上升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