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包括其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64240.9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言;郭肖杰;段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刘磊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包括 系统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板;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板内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其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第二管道,其一端包括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三管道,其一端包括第四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第二连通部位的在液滴移动方向的上游,且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500μm~2000μm,
形成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在第一连通部位的上游分支为第一管道a、第一管道b、第一管道c以及第一管道d,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形成在第一管道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和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材料选自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的横截面积的范围为2.5×10-3mm2~4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上包括2个孔,所述孔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的距离为0.1mm-1cm,用于容纳融合电极。
6.一种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板;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其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第二管道,其一端包括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三管道,其一端包括第四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第二连通部位的在液滴移动方向的上游,且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500μm~2000μm,形成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
与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密封连接的毛细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750μm~18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1000μm~15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在第一连通部位的上游分支为第一管道a、第一管道b、第一管道c以及第一管道d,
其中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形成在第一管道a上,
通过第一管道a、第一管道b、第一管道c以及第一管道d上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密封连接毛细管道,
通过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分别通过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密封连接毛细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和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材料选自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中的任一种,
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所述毛细管道的横截面积的范围为2.5×10-3mm2~4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42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热镀锌平衡梁、冷却水槽系统
- 下一篇:灌溉系统